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水下通信(声纳通信)论文

基于声传播模型的信道模拟与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4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水声信道研究概况第13-19页
        1.2.1 信道模拟研究概况第14-16页
        1.2.2 应用研究概况第16-19页
    1.3 水声信道的基本模型第19-23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2章 数值声传播模型及时不变信道模拟第24-43页
    2.1 声传播模型简介第24-25页
    2.2 虚源法第25-29页
        2.2.1 界面反射产生的虚源第25-27页
        2.2.2 声波在界面反射第27-29页
    2.3 射线数值模型第29-31页
    2.4 简正波模型第31-39页
        2.4.1 简正波模型的数值求解第32-34页
        2.4.2 频率综合计算信道冲激响应第34-35页
        2.4.3 计算频率点的选取第35页
        2.4.4 频率窗算法第35-36页
        2.4.5 时间窗算法第36-38页
        2.4.6 接收信号的快速计算第38-39页
    2.5 信道模拟结果对比第39-42页
    2.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3章 时变信道模拟第43-59页
    3.1 确定性时变信道模拟第43-49页
        3.1.1 声源和水听器运动产生的多普勒第43-45页
        3.1.2 虚源法模拟时变信道第45页
        3.1.3 通用射线模型模拟确定时变信道第45-47页
        3.1.4 简正波模型模拟时变信道第47页
        3.1.5 水听器匀速运动时的快速算法第47-48页
        3.1.6 时间尺度变换的快速算法第48-49页
    3.2 随机时变信道模拟第49-53页
        3.2.1 时变海面条件下的射线插值第49-50页
        3.2.2 时变海面的 Kirchhoff 近似第50-53页
    3.3 时变信道的数值模拟结果第53-58页
        3.3.1 水听器运动时的信号起伏第53-54页
        3.3.2 水听器运动时的脉冲传播第54-55页
        3.3.3 海面运动时的接收信号模拟第55-56页
        3.3.4 海面运动时的脉冲传播模拟第56-58页
    3.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4章 信道估计第59-79页
    4.1 时不变信道的估计第59-68页
        4.1.1 匹配滤波第60-61页
        4.1.2 复数域上的凸集投影算法第61-66页
        4.1.3 信道估计仿真第66-68页
    4.2 时变信道的估计第68-69页
    4.3 仿真信道的估计实例第69-77页
        4.3.1 时变信道的系统函数第69-73页
        4.3.2 发射信号为单频脉冲时的信道估计第73-76页
        4.3.3 发射信号为 M 序列时的信道估计第76-77页
    4.4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5章 基于信道模型的脉冲声源定位第79-108页
    5.1 虚源法定位第79-83页
        5.1.1 定位方程的求解第80-81页
        5.1.2 声波在界面上的反射第81页
        5.1.3 定位误差分析第81-83页
    5.2 匹配场定位第83-93页
        5.2.1 多途信道中的匹配滤波器第83-85页
        5.2.2 多途信道中的 Rake 接收机第85-88页
        5.2.3 Rake 接收机的精简结构第88-89页
        5.2.4 Rake 接收机匹配场定位第89-93页
    5.3 定位算法的仿真结果第93-100页
        5.3.1 信噪比对定位算法的影响第93-98页
        5.3.2 随机时变信道对定位算法的影响第98-100页
    5.4 定位算法的实验结果第100-107页
        5.4.1 莫干山水库实验结果第100-104页
        5.4.2 松花湖实验结果第104-107页
    5.5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结论第108-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22-123页
致谢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网络协作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联合不确定度的多波束测深估计及海底地形成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