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无线网络协作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5页
    1.2 协作通信技术发展及遇到的挑战第15-20页
        1.2.1 协作通信技术的发展第15-17页
        1.2.2 协作通信技术的遇到的挑战第17-20页
    1.3 论文的体系结构和主要内容第20-23页
第2章 无线衰落信道与协作通信协议第23-55页
    2.1 无线衰落信道及其特征第23-28页
        2.1.1 衰落的种类第23-27页
        2.1.2 多径传输第27-28页
    2.2 分集技术第28-29页
    2.3 MIMO 系统第29-35页
        2.3.1 MIMO 系统模型第30-31页
        2.3.2 MIMO 信道容量第31-33页
        2.3.3 MIMO 容量仿真分析第33-35页
    2.4 协作通信模型及协议第35-54页
        2.4.1 协作通信传输模型第35-37页
        2.4.2 协作通信中继协议第37-47页
        2.4.3 协作多径信号的合并方法第47-49页
        2.4.4 协作传输瞬时信噪比与误码率评估第49-53页
        2.4.5 协作网络信道容量的评估第53-54页
    2.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3章 协作中继节点的选择第55-83页
    3.1 单向中继网络节点选择策略第55-61页
        3.1.1 协作网络系统模型第56页
        3.1.2 中继节点选择策略第56-59页
        3.1.3 系统仿真与结果分析第59-61页
    3.2 单向多中继网络节点选择第61-65页
        3.2.1 单向多中继节点模型第61-62页
        3.2.2 单向多中继节点协作第62-64页
        3.2.3 系统仿真第64-65页
    3.3 Two_way 系统双向中继节点选择策略第65-74页
        3.3.1 双向中继第66-67页
        3.3.2 网络编码第67-68页
        3.3.3 系统模型第68-69页
        3.3.4 放大转发双向中继节点选择第69-71页
        3.3.5 双向网络编码中继节点选择第71-73页
        3.3.6 性能仿真第73-74页
    3.4 Two_way 系统双中继节点选择第74-76页
        3.4.1 Two_way 双中继节点选择策略第74-76页
        3.4.2 Two_way 双中继性能仿真第76页
    3.5 多 S-R-D 节点网络中继节点选择策略第76-82页
        3.5.1 协作网络系统模型第77-78页
        3.5.2 多 R-S-D 中继节点选择策略第78-80页
        3.5.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80-82页
    3.6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4章 编码协作分集技术第83-103页
    4.1 基于 LDPC 编码的混合转发协作模型第83-93页
        4.1.1 LDPC 码概述第83-85页
        4.1.2 混合转发(Hybrid-and-Forward,HF)系统模型第85-86页
        4.1.3 接收端联合解码算法第86-91页
        4.1.4 仿真分析第91-93页
    4.2 基于 LT 喷泉编码多中继协作性能分析第93-102页
        4.2.1 LT 编解码原理第93-97页
        4.2.2 系统模型第97-99页
        4.2.3 置信传播解码算法第99-100页
        4.2.4 仿真分析第100-102页
    4.3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5章 协作网络中的能量消耗与分配第103-124页
    5.1 系统能量消耗分析第103-105页
    5.2 基于能量效率的数据传输算法第105-109页
        5.2.1 传输模型第105-106页
        5.2.2 数据传输算法第106-108页
        5.2.3 性能仿真第108-109页
    5.3 协作分集模式能量消耗比较第109-115页
        5.3.1 系统模型第109-110页
        5.3.2 协作方式及其能量消耗第110-112页
        5.3.3 仿真结果与讨论第112-115页
    5.4 最优功率分配研究第115-123页
        5.4.1 系统模型第115页
        5.4.2 直接传输最优功率分配第115-116页
        5.4.3 协作传输最优功率分配第116-118页
        5.4.4 解码转发模式最优功率分配第118-119页
        5.4.5 放大转发模式最优功率分配第119-120页
        5.4.6 多中继节点最优功率分配第120-122页
        5.4.7 各种协作模式最优功率分配仿真分析第122-123页
    5.5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结论第124-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4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41-142页
致谢第142-143页
个人简历第143-144页
附录:缩略词第144-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融资融券机制下我国可转债市场特征及Delta套利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声传播模型的信道模拟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