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菜蛾绒茧蜂滞育诱导过程中的母代效应

致谢第7-8页
前言第8-10页
摘要第10-14页
Abstract第14-18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25-38页
    1 小菜蛾第25-26页
    2 菜蛾绒茧蜂第26页
    3 菜蛾绒茧蜂实际应用中的关键问题第26-27页
    4 滞育及滞育诱导第27-28页
    5 滞育及滞育诱导的环境因子第28-30页
        5.1 光周期第28-29页
        5.2 温度第29-30页
        5.3 其他外在因子第30页
    6 内在因子第30-38页
        6.1 激素第30-31页
        6.2 其他因子第31-34页
        6.3 滞育诱导的母代效应第34-38页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第38-42页
    1 材料第38-40页
        1.1 仪器设备第38-39页
            1.1.1 养虫设备第38-39页
            1.1.2 实验仪器第39页
                1.1.2.1 测量与拍照仪器第39页
                1.1.2.2 生理生化测定仪器第39页
        1.2 试剂第39-40页
        1.3 寄主植物与昆虫第40页
    2 方法第40-42页
        2.1 寄主植物栽培第40页
        2.2 寄主昆虫与寄生蜂的饲养第40-41页
            2.2.1 寄主小菜蛾第40-41页
            2.2.2 菜蛾绒茧蜂第41页
            2.2.3 试验昆虫的获取第41页
        2.3 解剖第41页
        2.4 生理生化测定方法第41页
        2.5 数据统计第41-42页
第三部分 研究内容第42-138页
    第一章 光周期对菜蛾绒茧蜂形态发生、个体大小及发育的影响第42-7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1.1 供试昆虫第42页
            1.2 取样及拍照观察第42-43页
        2 统计分析第43-4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4-73页
            3.1 菜蛾绒茧蜂胚胎期的发育第44-47页
            3.2 一龄幼虫期第47-50页
            3.3 二龄幼虫期第50-54页
            3.4 三龄幼虫期第54-58页
            3.5 预蛹期第58-64页
            3.6 蛹期和成虫第64-71页
            3.7 子代卵第71-73页
        4 讨论第73-76页
    第二章 光周期对菜蛾绒茧蜂重量及含水量的影响第76-8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7页
            1.1 供试昆虫第77页
            1.2 取样第77页
            1.3 虫体重量和含水量的测定第77页
        2 统计分析第77-78页
        3 结果第78-82页
            3.1 滞育预蛹体重与含水量第78页
            3.2 非滞育预蛹的体重与含水量第78-82页
                3.2.1 鲜重第78-79页
                3.2.2 干重第79-80页
                3.2.3 含水量第80-81页
                3.2.4 结合水含量第81-82页
        4 讨论第82-84页
    第三章 菜蛾绒茧蜂滞育诱导过程中过氧化氢代谢的母代效应第84-9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4-86页
            1.1 昆虫饲养第84页
            1.2 实验种群的饲养及取样第84-85页
            1.3 H_2O_2含量的测定第85页
            1.4 SOD活性测定第85页
            1.5 POD活性测定第85-86页
            1.6 CAT活性测定第86页
        2 统计分析第86页
        3 结果第86-93页
            3.1 滞育预蛹H_2O_2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第86-87页
            3.2 非滞育预蛹H_2O_2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第87-93页
                3.2.1 H_2O_2含量的差异第87-88页
                3.2.2 SOD活性的变化第88-90页
                3.2.3 POD活性的变化第90-91页
                3.2.4 CAT活性的变化第91-93页
        4 讨论第93-96页
    第四章 菜蛾绒茧蜂滞育诱导过程中脂类代谢的母代效应第96-10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7-99页
            1.1 昆虫饲养第97页
            1.2 取样第97页
            1.3 总脂滴度的测定第97-98页
            1.4 甘油三酯含量的测定第98页
            1.5 游离脂肪酸的测定第98-99页
        2 统计分析第99页
        3 结果第99-104页
            3.1 总脂滴度第99-100页
            3.2 甘油三酯第100-102页
            3.3 游离脂肪酸第102-104页
        4 讨论第104-106页
    第五章 菜蛾绒茧蜂滞育诱导过程中糖类代谢的母代效应第106-116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07-108页
            1.1 昆虫饲养第107页
            1.2 取样第107页
            1.3 总糖含量测定第107-108页
            1.4 海藻糖含量测定第108页
            1.5 糖原含量测定第108页
        2 统计分析第108-109页
        3 结果第109-113页
            3.1 总糖含量第109-110页
            3.2 海藻糖含量第110-112页
            3.3 糖原含量第112-113页
        4 讨论第113-116页
    第六章 菜蛾绒茧蜂滞育诱导过程中糖原合成酶和糖原磷酸化酶的母代效应第116-12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16-120页
            1.1 昆虫饲养第116页
            1.2 取样及酶活性和表达测定第116页
            1.3 酶活测定第116-118页
            1.4 RNA分离以及cDNA合成第118页
            1.5 PCR和克隆第118-119页
            1.6 糖原合成酶和糖原磷酸化酶的发育表达第119-120页
        2 统计分析第120页
        3 结果第120-124页
            3.1 糖原合成酶活性及mRNA表达第120页
            3.2 糖原磷酸化酶活性及mRNA表达第120-124页
        4 讨论第124-126页
    第七章 菜蛾绒茧蜂滞育诱导过程中激素的母代效应第126-13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26-128页
            1.1 昆虫饲养第126页
            1.2 取样第126-127页
            1.3 标准溶液准备第127页
            1.4 20E的抽提和定量第127-128页
            1.5 JH Ⅲ抽提和定量第128页
            1.6 标准品回收率测定第128页
        2 统计分析第128-129页
        3 结果第129-136页
            3.1 HPLC方法验证第129页
            3.2 20E标样及样品的HPLC色谱图第129-131页
            3.3 JH Ⅲ标样及样品的HPLC色谱图第131-133页
            3.4 20E和JH Ⅲ含量第133-136页
        4 讨论第136-138页
第四部分 总结第138-144页
    一、总讨论第138-141页
    二、创新点第141-142页
    三、不足之处第142页
    四、未来的研究方向第142-144页
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第144-174页
作者简介第174-175页

论文共1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可信分析的CAD模型简化误差评价
下一篇:强化混合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技术制备超细微粒的应用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