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论文

血红蛋白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目录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5页
    1.1 蛋白质的直接电子转移第10-13页
    1.2 以蛋白质直接电子转移为基础的生物传感器第13-15页
    1.3 蛋白质的固定方法第15-18页
        1.3.1 蛋白质的物理吸附第16页
        1.3.2 蛋白质的共价键合第16页
        1.3.3 溶胶-凝胶/聚合体包埋蛋白质第16-17页
        1.3.4 纳米粒子包埋蛋白质第17页
        1.3.5 蛋白质的化学交联法第17页
        1.3.6 微胶囊法固定蛋白质第17-18页
    1.4 蛋白质的固定化修饰材料第18-23页
        1.4.1 表面活性剂包埋蛋白质第18-20页
        1.4.2 介孔材料包埋蛋白质第20-21页
        1.4.3 离子液体包埋蛋白质第21-22页
        1.4.4 纳米粒子包埋蛋白质第22-23页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第23-25页
第2章 Gemini表面活性剂对血红蛋白直接电化学的影响第25-37页
    2.1 前言第25-26页
    2.2 实验部分第26-27页
        2.2.1 实验试剂第26页
        2.2.2 实验测试与表征第26-27页
        2.2.3 实验过程第2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7-35页
        2.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第27-29页
        2.3.2 血红蛋白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机理探讨第29页
        2.3.3 Hb/GEM12-3-12/GC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第29-31页
        2.3.4 Hb在不同浓度GEM12-3-12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31-32页
        2.3.5 血红蛋白与不同链长、不同连接基团表面活性剂作用的电化学性能第32-34页
        2.3.6 溶液pH值对Hb/GEM12-3-12/GC电化学信号的影响第34-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3章 不同孔径介孔材料SBA-15对血红蛋白直接电化学的影响第37-49页
    3.1 前言第37-38页
    3.2 实验部分第38-39页
        3.2.1 实验试剂第38页
        3.2.2 SBA-15的合成第38页
        3.2.3 血红蛋白在介孔材料SBA-15上的固定第38页
        3.2.4 修饰电极的制备第38-39页
        3.2.5 实验仪器第3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9-44页
        3.3.1 SBA-15的结构第39-40页
        3.3.2 Nafion/Hb-SBA-15(E)/GC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第40-44页
    3.4 不同孔径的SBA-15对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影响第44-47页
    3.5 Nafion/Hb(Ⅱ)-SBA-15(A-E)/GC修饰电极对H_2O_2的电催化第47-48页
    3.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离子液体及其复合材料对血红蛋白直接电化学的影响第49-57页
    4.1 前言第49-50页
    4.2 实验过程第50页
        4.2.1 实验试剂第50页
        4.2.2 实验测试与表征第5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0-56页
        4.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第50-51页
        4.3.2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51-56页
            4.3.2.1 疏水性离子液体[C_8mim]PF_6和亲水性离子液体[C_8mim]Br对血红蛋白电化学的影响第51-52页
            4.3.2.2 复合修饰电极Hb/GEM16-3-16-[C_8min]PF_6/GC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2-53页
            4.3.2.3 复合修饰电极Hb/SBA-15-[C_8min]PF_6/GC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3-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紫外光催化一步合成Au-[C_(12)min][Br]纳米复合物及其对血红蛋白直接电化学的影响第57-66页
    5.1 前言第57页
    5.2 实验部分第57-58页
        5.2.1 试剂与仪器第57-58页
        5.2.2 Au-[C_(12)min][Br]纳米复合物的合成第58页
        5.2.3 修饰电极的制备第5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8-65页
        5.3.1 Au-[C_(12)min][Br]纳米复合物的表征第58-60页
        5.3.2 Au-[C_(12)min][Br]纳米复合物的形成原理第60-61页
        5.3.3 Hb/Au-[C_(12)min][Br]/GC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61-65页
            5.3.3.1 Hb/Au-[C_(12)min][Br]/GC修饰电极的直接电化学行为第61-62页
            5.3.3.2 电化学扫描速率的影响第62-63页
            5.3.3.3 溶液不同pH对电化学信号的影响第63-64页
            5.3.3.4 Hb/Au-[C_(12)min][Br]]/GC修饰电极对H_2O_2的电催化作用第64-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家蚕GMCβ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初探
下一篇:L1-PCA算法的若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