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雷达论文--雷达设备、雷达站论文--雷达接收设备论文--雷达信号检测处理论文

微型SAR宽带信号产生方法研究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7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5-16页
        1.1.1. 微型SAR的兴起与发展第15页
        1.1.2. 微型宽带信号产生方法研究的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4页
        1.2.1. 微型SAR研究现状第16-20页
        1.2.2. 信号产生方法研究的现状第20-24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第24-27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第24页
        1.3.2. 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构安排第24-27页
第二章 宽带信号数字合成技术研究第27-51页
    2.1. 引言第27-28页
    2.2. DDS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第28-36页
        2.2.1. DDS原理介绍第28-30页
        2.2.2. DDS的杂散及抑制第30-31页
        2.2.3. DDS信号源电路设计关键技术第31-32页
        2.2.4. 基于DDS的宽带信号源设计与实现第32-36页
    2.3. DDWS信号源分析第36-43页
        2.3.1. DDWS原理介绍第36-39页
        2.3.2. DDWS幅相误差分析第39-40页
        2.3.3. 预失真补偿方法研究第40-43页
    2.4. DDWS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第43-49页
        2.4.1. DDWS信号源电路设计关键技术第43-45页
        2.4.2. 基于DDWS的宽带信号源实现第45-48页
        2.4.3. 环境测试第48-49页
    2.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三章 宽带信号模拟合成技术研究第51-79页
    3.1. 引言第51-52页
    3.2. 电荷泵锁相环特性分析第52-61页
        3.2.1. 电荷泵锁相环结构第52-56页
        3.2.2. 稳态相位差及调频斜率限制分析第56-58页
        3.2.3. 电荷泵锁相环的捕获时间第58-59页
        3.2.4. 环路相位噪声和相位误差第59-61页
    3.3. DDS激励PLL频率合成技术第61-64页
    3.4. 改进型DDS激励PLL频率合成技术第64-72页
        3.4.1. SVDP频率源原理第65-66页
        3.4.2. SVDP频率源的性能分析第66-69页
        3.4.3. 输出信号相干性分析第69-72页
    3.5. SVDP信号源电路设计关键技术第72-73页
    3.6. SVDP频率源性能测试第73-78页
        3.6.1. 捕获时间第74-75页
        3.6.2. 相位误差第75-77页
        3.6.3. 相参性测量第77-78页
    3.7. 小结第78-79页
第四章 调频连续波相位误差补偿第79-100页
    4.1. 引言第79-81页
    4.2. Dechirp处理技术第81-83页
    4.3. 发射信号中相位误差分析第83-89页
        4.3.1. 发射信号相位误差第83-85页
        4.3.2. 发射信号相位误差模型第85-89页
    4.4. 差频信号相位误差补偿研究第89-94页
    4.5. 相位误差补偿实验验证第94-99页
        4.5.1. 计算机仿真试验第95-97页
        4.5.2. 实际雷达信号测试第97-99页
    4.6.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第五章 雷达回波模拟器设计与实现第100-115页
    5.1. 引言第100-102页
    5.2. 基于DDWS雷达回波模拟器关键技术第102-110页
        5.2.1. 大容量存储的实现第103-105页
        5.2.2. 高速数据读取的实现第105-107页
        5.2.3. 坏块管理和位翻转校正第107-109页
        5.2.4. 模拟器外部高速接口设计第109-110页
    5.3. 雷达回波模拟器的实现第110-111页
    5.4. 雷达回波模拟器性能测试第111-114页
    5.5.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15-118页
    6.1.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第115-117页
    6.2. 研究展望第117-118页
致谢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0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撰写的论文第130-131页
参与的科研项目和获奖情况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探地雷达高辐射效率天线与目标检测
下一篇:承诺的可置信与装备研制合同违约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