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4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维生素C的作用 | 第13-14页 |
1.3 维生素C的生产 | 第14-24页 |
1.3.1 化学合成法 | 第15-16页 |
1.3.2 原核微生物合成法 | 第16-19页 |
1.3.3 真核生物合成法 | 第19-22页 |
1.3.4 维生素C生产现状 | 第22-24页 |
1.4 2-KGA发酵过程的工艺优化研究 | 第24-27页 |
1.4.1 发酵培养基和菌种的优化研究 | 第24-26页 |
1.4.2 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 第26-27页 |
1.5 2-KGA发酵过程模型化研究概况 | 第27-30页 |
1.5.1 2-KGA发酵过程研究近况 | 第27页 |
1.5.2 2-KGA发酵过程特点 | 第27-29页 |
1.5.3 2-KGA发酵过程模型化 | 第29-30页 |
1.6 2-KGA发酵过程建模的意义 | 第30-32页 |
1.7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32-3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4-40页 |
2.1 菌种简介 | 第34页 |
2.2 培养过程 | 第34-36页 |
2.2.1 培养基 | 第34-35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35页 |
2.2.3 培养条件 | 第35-36页 |
2.3 分析方法 | 第36-37页 |
2.4 实验过程描述 | 第37-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2-KGA发酵过程的非结构化模型 | 第40-54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2-KGA发酵过程模型化研究概述 | 第40-43页 |
3.3 种群理论和种群模型介绍 | 第43-45页 |
3.4 2-KGA发酵过程非结构化模型的建立 | 第45-48页 |
3.5 模型验证 | 第48-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2-KGA发酵过程的结构化模型 | 第54-81页 |
4.1 引言 | 第54-57页 |
4.1.1 发酵过程建模的控制学意义 | 第54-56页 |
4.1.2 2-KGA发酵过程的代谢研究概况 | 第56-57页 |
4.2 产酸菌G. oxydans的宏观动力学模型 | 第57-66页 |
4.2.1 产酸菌G. oxydans的代谢途径分析 | 第57-62页 |
4.2.2 基于G. oxydans代谢途径的化学计量平衡方程 | 第62-63页 |
4.2.3 产酸菌G. oxydans的宏观动力学模型 | 第63-66页 |
4.3 生物反应器模型 | 第66-68页 |
4.3.1 大小菌相互作用分析 | 第66页 |
4.3.2 生物反应器模型 | 第66-68页 |
4.4 结构化模型的数值求解说明 | 第68-71页 |
4.5 模型验证 | 第71-77页 |
4.6 与其他 2-KGA发酵过程模型的比较 | 第77-8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基于模型的 2-KGA发酵过程基质流加控制 | 第81-106页 |
5.1 引言 | 第81-83页 |
5.2 基质流加控制提高产率的可行性实验研究 | 第83-98页 |
5.2.1 实验设计 | 第84-85页 |
5.2.2 实验分析 | 第85-98页 |
5.2.3 实验结论 | 第98页 |
5.3 基于模型的基质流加控制 | 第98-104页 |
5.3.1 恒定比生长速率控制的流加策略 | 第98-103页 |
5.3.2 比生长速率控制对产率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5.4 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6-11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06-107页 |
6.2 展望 | 第107-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30页 |
符号与标记(附录) | 第130-133页 |
致谢 | 第133-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