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及发展动态 | 第11-17页 |
1.2.1 国内研究及现状 | 第11-16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问题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8-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提升农村公路发展效率的重要性 | 第19-23页 |
2.1 农村公路发展有关的含义 | 第19-20页 |
2.1.1 农村公路 | 第19页 |
2.1.2 农村公路范畴 | 第19-20页 |
2.1.3 发展效率内涵 | 第20页 |
2.2 提升农村公路发展效率的必要性分析 | 第20-23页 |
2.2.1 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战略需要 | 第21页 |
2.2.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 第21-22页 |
2.2.3 改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品质需要 | 第22-23页 |
2.2.4 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 | 第23页 |
3 当前福建省农村公路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3.1 福建省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分析 | 第23-24页 |
3.2 福建省农村公路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3.2.1 总体规划不太科学合理 | 第24页 |
3.2.2 资金筹措有困难 | 第24-25页 |
4 优化福建省农村公路运营效率基本路径 | 第25-34页 |
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27页 |
4.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26-27页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第27页 |
4.2 模型建立 | 第27-29页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建立 | 第27-29页 |
4.3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29页 |
4.4 评价指标的标定方法 | 第29-33页 |
4.5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3-34页 |
5 福建省农村公路发展效率的实证研究 | 第34-39页 |
5.1 福建省农村公路交通发展情况 | 第35页 |
5.2 社会与经济 | 第35页 |
5.3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及无量纲化处理 | 第35-37页 |
5.4 制约福建省农村公路发展效率的制约、影响因素 | 第37-39页 |
5.4.1 福建农村公路与地理因素 | 第37页 |
5.4.2 福建农村公路与社会因素 | 第37-38页 |
5.4.3 福建农村公路与经济因素 | 第38页 |
5.4.4 福建农村公路与政策因素 | 第38-39页 |
6 构建优化福建省农村公路运营的路径 | 第39-44页 |
6.1 推动福建农村公路发展的政策安排 | 第39-41页 |
6.1.1 完善建设养护管理的体制机制 | 第39页 |
6.1.2 完善农村公路治理的长效机制 | 第39-40页 |
6.1.3 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筹资体系 | 第40页 |
6.1.4 强化施工要素保障的组织协调 | 第40页 |
6.1.5 实施人才科技兴路的发展战略 | 第40-41页 |
6.2 推动福建农村公路发展的举措 | 第41-44页 |
6.2.1 成立农村公路建设的工作协调前期部门 | 第41页 |
6.2.2 加强农村公路规划前的地理环境评估 | 第41-42页 |
6.2.3 农村公路技术标准选用需要合理适当 | 第42页 |
6.2.4 农村公路改造,持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 第42-43页 |
6.2.5 有效的拓宽筹资渠道,农村公路资金投入的稳定性需保障 | 第43-44页 |
6.2.6 农村公路建设要加强资金监管力度,并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投资效益 | 第44页 |
7 结论及展望 | 第44-46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7.2 研究前景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件 | 第49-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