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商品融资的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3-16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6-17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 | 第19-20页 |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库存商品融资的现状考察与风险管理理论 | 第21-33页 |
2.1 库存商品融资业务 | 第21-27页 |
2.1.1 库存商品融资概念及特点 | 第21-22页 |
2.1.2 库存商品融资的种类 | 第22-23页 |
2.1.3 库存商品融资的运作模式 | 第23-26页 |
2.1.4 库存商品融资业务操作流程 | 第26-27页 |
2.2 库存商品融资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及现状 | 第27-31页 |
2.2.1 我国库存商品融资业务的发展历程 | 第27-29页 |
2.2.2 库存商品融资业务的现状 | 第29-30页 |
2.2.3 当前我国库存商品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2.3 库存商品融资风险与风险管理理论 | 第31-32页 |
2.4 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库存商品融资的风险识别和描述 | 第33-39页 |
3.1 库存商品融资风险识别 | 第33-35页 |
3.1.1 库存商品融资风险“潜伏期” | 第33-34页 |
3.1.2 库存商品融资风险“发作期” | 第34页 |
3.1.3 库存商品融资风险“恶化期” | 第34-35页 |
3.2 库存商品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5-38页 |
3.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5页 |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5-36页 |
3.2.3 评价指标选取说明 | 第36-38页 |
3.3 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库存商品融资的风险综合评价 | 第39-45页 |
4.1 评价指标的量化与标准化处理 | 第39-41页 |
4.1.1 定量指标评分值的标准化处理 | 第39页 |
4.1.2 定性指标量化及标准化处理 | 第39-40页 |
4.1.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0-41页 |
4.2 多层次目标线性加权函数综合评价 | 第41-42页 |
4.2.1 确定评价等级 | 第41-42页 |
4.2.2 综合评价结果的计算 | 第42页 |
4.3 库存商品融资风险综合评价案例分析 | 第42-44页 |
4.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库存商品融资风险规避的对策 | 第45-55页 |
5.1 库存商品融资风险防范 | 第45-48页 |
5.1.1 加强政策和法律环境风险管理 | 第45-46页 |
5.1.2 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 第46页 |
5.1.3 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和信息共享制度 | 第46-47页 |
5.1.4 控制供应链系统风险 | 第47-48页 |
5.1.5 增强内部风险管理意识 | 第48页 |
5.2 库存商品融资风险控制 | 第48-54页 |
5.2.1 准入体系风险控制 | 第49-50页 |
5.2.2 合约设计风险控制 | 第50-52页 |
5.2.3 执行过程风险控制 | 第52-54页 |
5.3 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