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河流论文

湘江株洲—湘潭河段河床沉积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0-13页
    1.3 研究工作概况第13-14页
    1.4 技术路线图第14-15页
2 地理概况第15-20页
    2.1 地质概况第15-17页
        2.1.1 地层岩石特征第15-16页
        2.1.2 矿产资源概况第16-17页
    2.2 地理概况第17-20页
        2.2.1 地貌特征第17-18页
        2.2.2 土壤类型第18页
        2.2.3 气候第18页
        2.2.4 水文特征第18-19页
        2.2.5 工业活动特征第19-20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0-24页
    3.1 样品采集第20-21页
    3.2 样品处理方法第21-23页
        3.2.1 样品室内初加工第21-22页
        3.2.2 主量元素分析方法第22页
        3.2.3 微量元素分析方法第22-23页
    3.3 数据统计分析第23-24页
4 主量元素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第24-38页
    4.1 主量元素含量第24-27页
    4.2 主量元素空间变化特征第27-28页
    4.3 主量元素对源岩风化程度和沉积物成熟度的指示第28-31页
    4.4 主量元素对源岩的指示第31-33页
    4.5 主量元素指示的沉积物矿物成分第33-38页
5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第38-47页
    5.1 重金属元素及富集程度第38-42页
        5.1.1 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第38-40页
        5.1.2 富集程度第40-42页
    5.2 重金属污染程度第42-45页
        5.2.1 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第42-44页
        5.2.2 综合污染法评价第44-45页
    5.3 重金属污染的特征第45-47页
6 主量元素与重金属污染的关系第47-53页
    6.1 主量元素对重金属污染的指示第47-50页
        6.1.1 主量元素对重金属赋存特征的指示第47-48页
        6.1.2 主量元素指示的重金属来源第48-50页
    6.2 指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主量元素指标第50-53页
7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7.1 结论第53-54页
    7.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附录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野生动物致人损害的救济制度研究
下一篇:烟草工业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