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野生动物致人损害救济制度概述 | 第13-20页 |
第一节 野生动物致人损害的涵义及性质 | 第13-16页 |
一、 野生动物致人损害的涵义 | 第13-14页 |
二、 野生动物致人损害的法律性质 | 第14-16页 |
第二节 野生动物致人损害的救济 | 第16-20页 |
一、 救济的内涵 | 第16-18页 |
二、 救济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我国有关野生动物致人损害救济制度的立法及不足 | 第20-26页 |
第一节 我国有关野生动物致人损害救济制度的立法 | 第20-22页 |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 | 第20-21页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现行立法的不足 | 第22-26页 |
一、 救济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 第22页 |
二、 责任主体不明确 | 第22-23页 |
三、 救济范围不周延 | 第23-24页 |
四、 救济经费不足 | 第24页 |
五、 救济标准不明 | 第24-25页 |
六、 司法救济途径不通畅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健全我国野生动物致人损害救济制度的具体设想 | 第26-35页 |
第一节 明确损害救济的性质与归责原则 | 第26-27页 |
一、 明确损害救济的性质为“公共物件致害赔偿” | 第26页 |
二、 确立损害救济无过错责任原则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明确损害救济义务主体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明确损害救济范围 | 第28-29页 |
第四节 确定计算损害的标准 | 第29-30页 |
第五节 确保损害救济的资金来源 | 第30-31页 |
一、 建立野生动物致害救济基金制度 | 第30页 |
二、 建立野生动物致害救济政府预算制度 | 第30-31页 |
三、 建立野生动物致害赔偿责任保险制度 | 第31页 |
第六节 确立损害救济程序 | 第31-35页 |
一、 损害救济申请程序 | 第31-32页 |
二、 损害救济实施程序 | 第32-34页 |
三、 损害赔偿司法救济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后记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