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0-40页 |
2.1 信息与信息技术 | 第20-24页 |
2.1.1 信息 | 第20-21页 |
2.1.2 信息技术 | 第21-24页 |
2.2 信息化 | 第24-26页 |
2.2.1 信息化的内涵 | 第24-25页 |
2.2.2 信息化的特征 | 第25-26页 |
2.3 制造企业及其分类 | 第26-29页 |
2.3.1 制造企业的概念与特点 | 第26-28页 |
2.3.2 制造企业的分类 | 第28-29页 |
2.4 制造企业的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 第29-40页 |
2.4.1 制造企业的信息技术种类 | 第29-37页 |
2.4.2 制造企业信息技术的特点 | 第37页 |
2.4.3 制造企业的信息化 | 第37-40页 |
3 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 | 第40-54页 |
3.1 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 第40-41页 |
3.2 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的状况 | 第41-45页 |
3.3 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的特点 | 第45-47页 |
3.4 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的成效 | 第47-50页 |
3.5 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50-54页 |
4 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54-66页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54页 |
4.2 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影响因素 | 第54-56页 |
4.3 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56-58页 |
4.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8-66页 |
5 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方法 | 第66-73页 |
5.1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步骤 | 第66-68页 |
5.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步骤 | 第68-69页 |
5.3 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 | 第69-70页 |
5.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70-71页 |
5.5 综合评价分值的确定 | 第71-73页 |
6 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策略 | 第73-84页 |
6.1 制造企业信息化战略定位 | 第73-75页 |
6.2 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策略 | 第75-84页 |
6.2.1 明确信息技术需求 | 第75-76页 |
6.2.2 优化信息技术结构 | 第76-77页 |
6.2.3 重视信息系统集成与软件咨询 | 第77页 |
6.2.4 建立内部外部网络 | 第77页 |
6.2.5 健全企业治理结构 | 第77-78页 |
6.2.6 优化信息技术项目管理 | 第78-79页 |
6.2.7 完善信息化制度与机制 | 第79-84页 |
7 三菱电梯厂实证分析 | 第84-100页 |
7.1 企业概况 | 第84页 |
7.2 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 | 第84-86页 |
7.3 三菱电梯厂信息化水平的评价 | 第86-94页 |
7.4 三菱电梯厂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策略 | 第94-100页 |
7.4.1 三菱电梯厂信息化水平分析 | 第94-96页 |
7.4.2 三菱电梯厂的信息化提升策略 | 第96-99页 |
7.4.3 三菱电梯厂信息化改造未来信息化发展方向 | 第99-100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100页 |
8.2 研究不足 | 第100-101页 |
8.3 研究展望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附录 | 第105-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个人简历 | 第112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