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地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8-12页 |
1.1.1 社会背景 | 第8-9页 |
1.1.2 经济背景 | 第9-10页 |
1.1.3 政策背景 | 第10-11页 |
1.1.4 实践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养老地产业概念及理论综述 | 第17-24页 |
2.1 养老服务业 | 第17-19页 |
2.1.1 养老事业、养老产业和养老服务业 | 第17-18页 |
2.1.2 养老服务业的分类 | 第18-19页 |
2.2 养老地产业 | 第19-22页 |
2.2.1 养老地产业的内涵认知 | 第19-20页 |
2.2.2 养老地产业属性 | 第20-21页 |
2.2.3 发展养老地产业的意义 | 第21-22页 |
2.3 其他相关理论及适用性分析 | 第22-24页 |
2.3.1 产业融合理论 | 第22-23页 |
2.3.2 市场细分和需求层次理论 | 第23-24页 |
3 发达国家养老地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 第24-34页 |
3.1 发达国家养老地产业发展概述 | 第24-26页 |
3.2 美国养老地产业发展 | 第26-30页 |
3.2.1 政府发挥积极作用 | 第27-28页 |
3.2.2 多层次产品体系丰富 | 第28页 |
3.2.3 产业市场化体系完善 | 第28-29页 |
3.2.4 以房养老模式普及 | 第29-30页 |
3.3 日本养老地产业发展 | 第30-32页 |
3.3.1 养老模式和产业政策 | 第30-31页 |
3.3.2 养老地产业发展模式 | 第31-32页 |
3.3.3 以房养老的探索 | 第32页 |
3.4 经验总结 | 第32-34页 |
4 中国养老地产业发展状况 | 第34-44页 |
4.1 中国养老地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 第34-39页 |
4.1.1 市场需求驱动力 | 第34-36页 |
4.1.2 供应整合推动力 | 第36-37页 |
4.1.3 政策引导拉动力 | 第37-39页 |
4.2 中国养老地产业发展阶段与特点 | 第39-41页 |
4.3 中国养老地产业发展模式分类 | 第41-42页 |
4.4 中国养老地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 第42-44页 |
5 中国养老地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 第44-57页 |
5.1 土地获取模式 | 第44-46页 |
5.1.1 现状与背景 | 第44-45页 |
5.1.2 比较与建议 | 第45-46页 |
5.2 产业融资模式 | 第46-51页 |
5.2.1 现状与背景 | 第46-48页 |
5.2.2 比较与建议 | 第48-51页 |
5.3 产业经营模式 | 第51-54页 |
5.3.1 运营主体 | 第52-53页 |
5.3.2 盈利模式 | 第53-54页 |
5.4 中国养老地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 第54-57页 |
6 总结与建议 | 第57-60页 |
6.1 对策与建议 | 第57-58页 |
6.2 结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6.3 创新与不足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4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