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深圳特区 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9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9-23页 |
1.2.1 国外对于股权激励效果的综述 | 第19-21页 |
1.2.2 国内对于股权激励效果的综述 | 第21-23页 |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第23-25页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3.2 论文框架 | 第24-25页 |
第2章 深圳特区 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基本理论 | 第25-36页 |
2.1 深圳特区 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2.1.1 委托代理之理论 | 第25-27页 |
2.1.2 人力资本之理论 | 第27-28页 |
2.1.3 激励与约束理论 | 第28-29页 |
2.2 深圳特区 A 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动力 | 第29-33页 |
2.2.1 股权激励能激发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促进企业价值增值 | 第29-30页 |
2.2.2 股权激励能给企业带来长期价值投资 | 第30页 |
2.2.3 股权激励成本低廉,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 第30-31页 |
2.2.4 股权激励是发扬创新精神的体现 | 第31页 |
2.2.5 深圳特区 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经营绩效的积极效果 | 第31-32页 |
2.2.6 深圳特区 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助涨公司股价明显 | 第32-33页 |
2.3 影响深圳特区 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的因素 | 第33-36页 |
2.3.1 业绩预期能否达标 | 第33-34页 |
2.3.2 上市公司股价表现低迷,影响了股权激励计划实施 | 第34页 |
2.3.3 大股东因素影响股权激励的实施 | 第34页 |
2.3.4 融资新需求影响股权激励的实施 | 第34-36页 |
第3章 深圳特区 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与问题 | 第36-45页 |
3.1 深圳特区 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 | 第36-40页 |
3.1.1 深圳特区 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之条件与方式 | 第36页 |
3.1.2 深圳特区 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与实施流程 | 第36-40页 |
3.2 深圳特区 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3.2.1 深圳特区 A 股上市公司高层及经理人激励差距很大 | 第40-41页 |
3.2.2 深圳特区 A 股上市公司高层及经理人激励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别 | 第41-42页 |
3.2.3 深圳特区 A 股上市公司高层及经理人缺乏长期激励机制 | 第42页 |
3.3 深圳特区 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股票来源单一 | 第42页 |
3.4 深圳特区 A 股上市公司激励差距很大 | 第42-45页 |
第4章 深圳特区 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5-51页 |
4.1 与股权激励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及配套措施不健全 | 第45页 |
4.2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不成熟 | 第45页 |
4.3 没有系统性的股权激励标准体系 | 第45-46页 |
4.4 科学的股权激励方案不是很完善 | 第46页 |
4.5 深圳特区 A 股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不太完善 | 第46-47页 |
4.5.1 股权激励需要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 第46-47页 |
4.5.2 股权激励需要良好的绩效评估体系 | 第47页 |
4.6 股权激励受制于单一的资本市场 | 第47-51页 |
第5章 完善深圳特区 A 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政策建议 | 第51-60页 |
5.1 完善与股权激励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及配套措施 | 第51-53页 |
5.1.1 完善公司内部监控机制 | 第51-52页 |
5.1.2 建立社会监督和专家评审机制 | 第52页 |
5.1.3 对股权激励制度要及时更新 | 第52页 |
5.1.4 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 | 第52-53页 |
5.1.5 完善薪酬制度的多元化 | 第53页 |
5.1.6 加大政府税收优惠制度的扶持力度 | 第53页 |
5.2 从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股权激励估值提升 | 第53-55页 |
5.2.1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 第53-54页 |
5.2.2 要建立成熟的资本市场 | 第54页 |
5.2.3 完善资本市场的外部环境 | 第54-55页 |
5.2.4 强化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建设 | 第55页 |
5.3 建立科学有效的股权激励评估体系 | 第55-56页 |
5.3.1 建立科学有效的股权激励评估体系 | 第55页 |
5.3.2 科学的设计股权激励方案 | 第55页 |
5.3.3 完善绩效考核 | 第55-56页 |
5.4 平衡薪酬差距优化法人治理结构 | 第56-58页 |
5.4.1 改变一股独大降低薪酬差距 | 第56页 |
5.4.2 发挥管理层利益协同效应 | 第56-57页 |
5.4.3 约束与激励并存 | 第57页 |
5.4.4 严格股权激励对象按劳分配 | 第57-58页 |
5.5 股权激励方式灵活化 | 第58-60页 |
5.5.1 完善限制性股票授予方式 | 第58页 |
5.5.2 合理控制激励收益水平 | 第58-59页 |
5.5.3 股票来源的多方面性 | 第59页 |
5.5.4 股权激励的方案要更科学合理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67页 |
附录 B 深圳市兴森快捷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436.SZ)首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 | 第67-69页 |
附录 C 关于实施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2] 85 号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