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导论第8-13页
    1.1 选题背景第8页
        1.1.1 传统教育面临转型期第8页
        1.1.2 呼吁城乡教育公平性第8页
        1.1.3“互联网+”精准扶贫第8页
    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1 理论意义第8-9页
        1.2.2 实践意义第9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0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9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9-10页
        1.3.3 研究评述第10页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0-12页
        1.4.1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4.2 研究方法第11页
        1.4.3 研究思路第11-12页
    1.5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第12-13页
        1.5.1 研究特色第12页
        1.5.2 创新之处第12-13页
第2章 思想品德课教师专业素质相关概念及其内容第13-18页
    2.1 教师专业素质的概念第13-14页
        2.1.1 教师专业素质第13页
        2.1.2 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第13-14页
        2.1.3 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第14页
    2.2 思想品德课教师专业素质的内容第14-18页
        2.2.1 高尚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第14-15页
        2.2.2 完备的知识结构第15页
        2.2.3 现代化的教育视野和创新意识第15-16页
        2.2.4 优秀的专业技能第16页
        2.2.5 良好的身心素质第16-18页
第3章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必要性及意义第18-21页
    3.1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必要性第18-19页
        3.1.1 新课改对青年教师素质要求第18页
        3.1.2 改善农村初中师资力量需要第18页
        3.1.3 培养农村学生健全人格需要第18-19页
    3.2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意义第19-21页
        3.2.1 提高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个人素质,更好实现教书育人的人生价值第19页
        3.2.2 增强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更好实现培养优质学生的目标第19-20页
        3.2.3 适应社会进步和学生成长要求,更好实现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宗旨第20-21页
第4章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现状及其成因分析第21-31页
    4.1 个案分析——于都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现状第21-27页
        4.1.1 于都县农村初中教育发展概况第21-22页
        4.1.2 于都县农村初中教师队伍情况第22页
        4.1.3 于都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基本状况第22-24页
        4.1.4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现状第24-27页
    4.2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27-31页
        4.2.1 青年教师自身因素第27-28页
        4.2.2 农村初中学校因素第28页
        4.2.3 地方政策制度因素第28-29页
        4.2.4 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第29-31页
第5章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具体措施第31-35页
    5.1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第31-32页
        5.1.1 转变观念,增强专业素质发展的意识第31页
        5.1.2 积极行动,在发展的路上永不止步第31-32页
    5.2 农村初中学校为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提供条件第32页
        5.2.1 将思想品德课及其教师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第32页
        5.2.2 为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提供管理制度支持第32页
    5.3 教育管理部门建立健全相关激励与发展性政策及制度第32-33页
        5.3.1 加大对农村初中的政策倾斜力度第33页
        5.3.2 完善对初中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的管理制度第33页
    5.4 营造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第33-35页
        5.4.1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的社会地位第33-34页
        5.4.2 大力推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青年教师教学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8页
附录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语文随堂练笔有效性研究
下一篇:公民教育融入高中“政治生活”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