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10-12页 |
1.2.1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2 财务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第12-22页 |
2.1 财务质量的涵义 | 第12页 |
2.2 财务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12-14页 |
2.2.1 财务质量的外部影响因素 | 第13页 |
2.2.2 财务质量的内部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2.3 财务质量的构成要素 | 第14-16页 |
2.4 国内外对财务质量的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2.4.1 国外对财务质量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2.4.2 国内对财务质量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5 财务质量评价的主要财务指标 | 第18-20页 |
2.5.1 盈利能力财务指标 | 第18-19页 |
2.5.2 营运能力财务指标 | 第19页 |
2.5.3 偿债能力财务指标 | 第19页 |
2.5.4 发展能力财务指标 | 第19页 |
2.5.5 获取现金能力财务指标 | 第19-20页 |
2.6 财务质量评价的利益相关者 | 第20-22页 |
3 平煤股份财务状况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2-37页 |
3.1 平煤股份基本概况 | 第22页 |
3.2 平煤股份发展机遇和可能遇到的风险 | 第22-24页 |
3.3 平煤股份财务报表分析 | 第24-30页 |
3.3.1 资产负债表分析 | 第24-28页 |
3.3.2 利润表分析 | 第28-29页 |
3.3.3 现金流量表分析 | 第29-30页 |
3.4 平煤股份财务状况分析 | 第30-35页 |
3.4.1 盈利能力分析 | 第30-31页 |
3.4.2 营运能力分析 | 第31-33页 |
3.4.3 偿债能力分析 | 第33-35页 |
3.5 平煤股份财务状况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4 平煤股份财务质量评价 | 第37-58页 |
4.1 评价基准 | 第37页 |
4.2 财务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37-42页 |
4.2.1 盈利能力财务指标 | 第37-38页 |
4.2.2 营运能力财务指标 | 第38-39页 |
4.2.3 偿债能力财务指标 | 第39-40页 |
4.2.4 发展能力财务指标 | 第40页 |
4.2.5 获取现金能力财务指标 | 第40-42页 |
4.3 平煤股份与煤炭行业上市公司财务质量比较 | 第42-48页 |
4.3.1 盈利能力财务指标比较 | 第42-43页 |
4.3.2 营运能力财务指标比较 | 第43-44页 |
4.3.3 偿债能力财务指标比较 | 第44-45页 |
4.3.4 发展能力财务指标比较 | 第45-47页 |
4.3.5 获取现金能力财务指标分析 | 第47-48页 |
4.4 平煤股份财务质量及相关指标在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中的排名 | 第48-58页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9-50页 |
4.4.2 样本检验 | 第50-51页 |
4.4.3 提取公因子 | 第51-52页 |
4.4.4 计算公因子得分 | 第52-56页 |
4.4.5 财务质量综合得分结果 | 第56-57页 |
4.4.6 平煤股份财务质量在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中的各公因子排名 | 第57页 |
4.4.7 平煤股份财务质量评价结论 | 第57-58页 |
5 平煤股份财务质量改善对策 | 第58-61页 |
5.1 公司领导应充分认识到财务质量分析的重要性 | 第58页 |
5.2 内部挖潜以降低成本 | 第58-59页 |
5.3 应增强企业的资金营运能力 | 第59页 |
5.4 发展新的利润增长点 | 第59-60页 |
5.5 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 | 第60页 |
5.6 强化安全管理 | 第60-61页 |
6 结论 | 第61-63页 |
6.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61页 |
6.2 本文得出的结论 | 第61-62页 |
6.3 研究中的不足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