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引言 | 第9-12页 |
0.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0.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0.3 研究问题 | 第10页 |
0.4 论文结构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1.1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发展 | 第12-13页 |
1.1.2 阅读的概念研究 | 第13页 |
1.1.3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1.4 国外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第14页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定义 | 第14-15页 |
1.2.2 英语学科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2.3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6页 |
1.2.4 国内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第16页 |
1.3 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学案导学的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2.1.1 学案的定义 | 第17-18页 |
2.1.2 学案的内容 | 第18页 |
2.1.3 学案的基本运行机制 | 第18页 |
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8-21页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18-19页 |
2.2.2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核心教学设计模式 | 第19-21页 |
第三章 高中英语阅读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建构 | 第21-53页 |
3.1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定义 | 第21页 |
3.2 鹤岗一中英语阅读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建构 | 第21-33页 |
3.2.1 英语阅读学案课前导学 | 第22-25页 |
3.2.2 英语阅读学案课中导学 | 第25-32页 |
3.2.3 英语阅读学案课后导学 | 第32-33页 |
3.2.4 本学案模式的各个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 | 第33页 |
3.3 鹤岗一中英语阅读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 第33-43页 |
3.3.1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 | 第34-35页 |
3.3.2 研究工具 | 第35-37页 |
3.3.3 研究过程 | 第37-39页 |
3.3.4 英语学案样本 | 第39-43页 |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43-50页 |
3.4.1 问卷数据的分析 | 第43-48页 |
3.4.2 访谈收集的情况分析 | 第48-50页 |
3.4.3 试卷收集的数据分析 | 第50页 |
3.5 结果讨论 | 第50-51页 |
3.5.1 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结果讨论 | 第50-51页 |
3.5.2 自主学习能力的结果讨论 | 第51页 |
3.6 英语阅读课堂学案教学有效性的讨论 | 第51-53页 |
3.6.1 英语课堂教学主要角色的转换 | 第51-52页 |
3.6.2 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的改变 | 第52-5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3-54页 |
Bibliography | 第54-57页 |
附录一:实验前学生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 第57-59页 |
附录二:实验后学生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 第59-61页 |
附录三:实验前访谈提纲 | 第61-62页 |
附录四:实验后访谈提纲 | 第62-63页 |
附录五:英语阅读教学学案 | 第63-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