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信息系统及其安全性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信息安全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1 国外信息安全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信息安全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本文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13-19页 |
2.1 网络金融的相关理论 | 第13-15页 |
2.1.1 网络金融的定义 | 第13页 |
2.1.2 网络金融的涵盖范围及发展阶段 | 第13-14页 |
2.1.3 网络金融的特点 | 第14-15页 |
2.2 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理论 | 第15-19页 |
2.2.1 网络信息安全的定义 | 第15页 |
2.2.2 网络信息安全特征 | 第15-16页 |
2.2.3 网络攻击和破坏方式 | 第16-19页 |
第三章 现状及需求分析 | 第19-29页 |
3.1 网络金融信息系统现状 | 第19-23页 |
3.1.1 风险评估及安全状况概述 | 第19页 |
3.1.2 评估及安全结果统计 | 第19-22页 |
3.1.3 现状问题分析 | 第22-23页 |
3.2 人员及用例需求 | 第23-24页 |
3.3 功能需求 | 第24-27页 |
3.3.1 网络安全需求 | 第24-25页 |
3.3.2 主机安全需求 | 第25-26页 |
3.3.3 应用安全需求 | 第26-27页 |
3.3.4 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需求 | 第27页 |
3.4 其他需求 | 第27-29页 |
3.4.1 物理需求 | 第27-28页 |
3.4.2 性能需求 | 第28页 |
3.4.3 管理需求 | 第28-29页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第29-48页 |
4.1 系统整体设计 | 第29-31页 |
4.1.1 系统整体框架设计 | 第29-30页 |
4.1.2 系统功能框架设计 | 第30-31页 |
4.2 各子模块设计 | 第31-45页 |
4.2.1 访问控制子系统的设计 | 第31-35页 |
4.2.2 入侵检测子系统的设计 | 第35-38页 |
4.2.3 漏洞扫描子系统的设计 | 第38-42页 |
4.2.4 日志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 第42-45页 |
4.3 数据库设计 | 第45-48页 |
4.3.1 E-R图设计 | 第45页 |
4.3.2 主要数据表 | 第45-48页 |
第五章 系统实现及安全问题研究 | 第48-61页 |
5.1 系统主界面实现 | 第48页 |
5.2 各子系统界面实现 | 第48-51页 |
5.2.1 访问控制子系统的实现 | 第48-49页 |
5.2.2 入侵检测子系统的实现 | 第49-50页 |
5.2.3 漏洞扫描子系统的实现 | 第50页 |
5.2.4 日志管理子系统的实现 | 第50-51页 |
5.3 系统安全评估 | 第51-58页 |
5.3.1 评估工作方法 | 第51-52页 |
5.3.2 评估内容与步骤 | 第52页 |
5.3.3 网络安全检测报告 | 第52-58页 |
5.3.4 系统评估结果 | 第58页 |
5.4 网络金融安全存在的问题 | 第58-59页 |
5.4.1 安全问题 | 第58页 |
5.4.2 法律监管问题 | 第58-59页 |
5.4.3 人才问题 | 第59页 |
5.5 网络金融发展应对策略 | 第59-61页 |
5.5.1 针对安全问题 | 第59页 |
5.5.2 针对法律监管问题 | 第59-60页 |
5.5.3 针对人才问题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2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61页 |
6.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