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变形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2 损伤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基于静力的损伤识别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基于动力的损伤识别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基于虚拟变形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5-16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基于静力虚拟变形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 第18-34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基于静力VDM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8-23页 |
2.2.1 静力VDM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2.2.2 静力影响矩阵的建立 | 第19-20页 |
2.2.3 刚度降低的模拟 | 第20-21页 |
2.2.4 目标函数的建立及求解算法的选择 | 第21-23页 |
2.3 平面桁架桥梁模型算例 | 第23-24页 |
2.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3页 |
2.3.2 识别结果分析 | 第23-24页 |
2.4 伯官大桥有限元模型算例 | 第24-33页 |
2.4.1 伯官大桥工程概况 | 第24-25页 |
2.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2.4.3 吊杆损伤识别研究 | 第26-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基于动力虚拟变形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 第34-50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基于动力VDM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34-37页 |
3.2.1 动力VDM基本原理 | 第34-35页 |
3.2.2 动力影响矩阵的建立 | 第35页 |
3.2.3 刚度降低的模拟 | 第35-36页 |
3.2.4 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36页 |
3.2.5 测量噪声的模拟 | 第36-37页 |
3.2.6 优化算法的选择 | 第37页 |
3.3 平面桁架模型算例 | 第37-48页 |
3.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3.3.2 识别结果分析 | 第38-48页 |
3.4 伯官大桥有限元模型算例 | 第48-49页 |
3.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3.4.2 动力VDM识别结果 | 第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伯官大桥监测系统与数据分析 | 第50-67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 | 第50-55页 |
4.2.1 传感器子系统 | 第51-52页 |
4.2.2 数据采集与处理子系统 | 第52-54页 |
4.2.3 通信传输子系统 | 第54页 |
4.2.4 远程控制及云同步技术子系统 | 第54-55页 |
4.3 大桥监测数据初步分析 | 第55-66页 |
4.3.1 结构模态 | 第55-57页 |
4.3.2 风速风向 | 第57-58页 |
4.3.3 拱脚应变及温度 | 第58-61页 |
4.3.4 拱顶GPS位移 | 第61-65页 |
4.3.5 车辆通行情况的监控 | 第65-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68页 |
5.2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