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4页 |
1.2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5-18页 |
1.3.1 关于财政投资评审意义和作用的研究 | 第15页 |
1.3.2 关于财政投资评审内容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3 关于财政投资评审职能定位的研究 | 第16-17页 |
1.3.4 关于财政投资评审体制机制的研究 | 第17-18页 |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4.2 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6 创新点及难点 | 第19-21页 |
2 我国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发展概况 | 第21-29页 |
2.1 财政投资评审发展概述 | 第21-25页 |
2.1.1 财政投资评审的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2.1.2 财政投资评审的范围与内容 | 第22-23页 |
2.1.3 财政投资评审的程序 | 第23-25页 |
2.2 财政投资评审的管理模式 | 第25-29页 |
2.2.1 财政投资评审的人员管理模式 | 第25-27页 |
2.2.2 财政投资评审的组织管理模式 | 第27-28页 |
2.2.3 财政投资评审的业务管理模式 | 第28-29页 |
3 完善我国财政投资评审管理的意义和基本依据 | 第29-38页 |
3.1 对财政投资评审内涵的重新把握 | 第29-30页 |
3.2 完善我国财政投资评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30-34页 |
3.2.1 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是现代公共财政管理的必然要求 | 第30-32页 |
3.2.2 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是改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必然要求 | 第32页 |
3.2.3 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是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 | 第32-33页 |
3.2.4 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 第33-34页 |
3.2.5 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是依法行政、科学理财的必然要求 | 第34页 |
3.3 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的基本依据 | 第34-35页 |
3.3.1 财政投资评审要为建立项目预算审核机制服务 | 第34页 |
3.3.2 财政投资评审要为建立项目支出标准体系服务 | 第34-35页 |
3.3.3 财政投资评审要为建立政府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制度服务 | 第35页 |
3.4 部分地区完善财政投资评审机制的实践探索 | 第35-38页 |
3.4.1 基本建设支出预算评审机制 | 第35-36页 |
3.4.2 财政专项支出项目预算评审机制 | 第36-37页 |
3.4.3 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机制 | 第37-38页 |
4 H省财政投资评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8-46页 |
4.1 H省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发展现状 | 第38-39页 |
4.1.1 财政投资评审力量不断壮大 | 第38页 |
4.1.2 评审总量持续增长,节支增效显著 | 第38页 |
4.1.3 投资评审范围进一步拓展 | 第38-39页 |
4.1.4 财政投资评审管理的制度逐步健全 | 第39页 |
4.2 H省改进财政投资评审管理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 第39-41页 |
4.2.1 逐步完善评审机制,重点防范评审风险 | 第40页 |
4.2.2 评审重心逐渐前移,预算评审得到加强 | 第40页 |
4.2.3 创新评审组织方式,加强中介机构管理 | 第40-41页 |
4.2.4 注重评审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 第41页 |
4.3 H省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1-46页 |
4.3.1 评审机构性质界定及其设置不合理 | 第41-42页 |
4.3.2 部分地区对评审职能定位不清晰 | 第42页 |
4.3.3 项目投资评审程序不严格,重点不突出 | 第42-43页 |
4.3.4 未建立资源共享平台,评审力量结构欠佳 | 第43页 |
4.3.5 法律保障和评审结论法定效力不足 | 第43-44页 |
4.3.6 投资评审服务绩效预算管理的能力和力度有待提升 | 第44页 |
4.3.7 组织和人员管理力度不够,投资评审仍存风险漏洞 | 第44-45页 |
4.3.8 省内区域间财政投资评审发展不平衡 | 第45-46页 |
5 优化和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的对策设想 | 第46-53页 |
5.1 财政投资评审组织管理体系优化构想 | 第46-48页 |
5.1.1 要科学界定各级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的性质 | 第46页 |
5.1.2 要明确财政投资评审的职能定位 ,澄清认识误区 | 第46-47页 |
5.1.3 加强外部合作和内部建设 | 第47-48页 |
5.2 财政投资评审业务管理体系优化构想 | 第48-50页 |
5.2.1 拓宽评审范围,推动评审关口前移,强化预算评审力度 | 第48-49页 |
5.2.2 加强委托管理,全面防控评审责任风险 | 第49页 |
5.2.3 树立绩效导向,创新投资评审工作模式 | 第49-50页 |
5.3 财政投资评审法制化管理体系优化构想 | 第50-51页 |
5.3.1 要牢固树立“不唯增,不唯减,只凭依据”的评审理念 | 第50页 |
5.3.2 大力强化财政投资评审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 第50-51页 |
5.4 财政投资评审支持体系优化构想 | 第51-53页 |
5.4.1 加速开展支出标准化体系建设 | 第51页 |
5.4.2 加快各地项目库建设 | 第51页 |
5.4.3 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化成果,为投资评审提供先进技术支持 | 第51-52页 |
5.4.4 加快推动部门预算编制时间改革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