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轻质混凝土论文

高掺量铜尾矿加气混凝土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 铜尾矿研究进展第13-16页
    1.3 现存问题与不足第16页
    1.4 加气混凝土的发展第16-19页
        1.4.1 加气混凝土的特点第16-18页
        1.4.2 加气混凝土发展现状第18-19页
    1.5 拟解决的问题第19-20页
    1.6 研究内容第20页
    1.7 主要优势和创新点第20-21页
    1.8 研究路线第21-22页
第2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第22-29页
    2.1 原材料第22-25页
        2.1.1 硅质材料第22-23页
        2.1.2 生石灰第23-24页
        2.1.3 水泥第24页
        2.1.4 石膏第24页
        2.1.5 铝粉膏第24-25页
        2.1.6 稳泡剂第25页
        2.1.7 水玻璃第25页
    2.2 试验方法及表征第25-26页
        2.2.1 试验方法第25-26页
            2.2.1.1 铜尾矿预处理第25页
            2.2.1.2 加气混凝土制备第25-26页
        2.2.2 材料表征方法第26页
            2.2.2.1 原料基本性能表征第26页
            2.2.2.2 宏观性能表征第26页
            2.2.2.3 微观性能表征第26页
    2.3 试验仪器第26-29页
第3章 铜尾矿加气混凝土的制备第29-40页
    3.1 配合比设计第29-35页
        3.1.1 铜尾矿的影响第29-32页
            3.1.1.1 铜尾矿粉磨时间第29-30页
            3.1.1.2 铜尾矿种类第30-31页
            3.1.1.3 铜尾矿掺量第31-32页
        3.1.2 生石灰及水泥第32-33页
        3.1.3 石膏掺量第33-34页
        3.1.4 硅酸钠掺量第34-35页
    3.2 工艺参数的优化第35-39页
        3.2.1 水料比的优化第35-36页
        3.2.2 浇注温度的优化第36-37页
        3.2.3 静停制度的优化第37-38页
        3.2.4 蒸压制度的优化第38-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气孔特性及对综合性能的影响第40-48页
    4.1 孔隙率及气孔结构第40-43页
    4.2 气孔特性对综合性能的影响第43-46页
        4.2.1 抗压强度第44-45页
        4.2.2 干湿循环性能第45页
        4.2.3 保温性能第45-46页
    4.3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5章 加气混凝土微观结构及形成机理第48-59页
    5.1 X射线衍射分析第48-51页
    5.2 扫描电子显徽镜分析第51-54页
        5.2.1 铜尾矿种类对微观形貌的影响第52-53页
        5.2.2 化学激发剂对微观形貌的影响第53-54页
    5.3 加气混凝土微观机理分析第54-58页
        5.3.1 水化反应机理第54-55页
        5.3.2 水化产物种类及体系第55-57页
        5.3.3 铜尾矿制品水化产物组成第57-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8页
附录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熵产理论的水力旋流器优化
下一篇:改性凹凸棒石黏土吸附剂对磷和砷的吸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