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油气加工厂机械设备论文--仪器、仪表论文

基于熵产理论的水力旋流器优化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水力旋流器流场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熵产分析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水力旋流器的基本原理第16-31页
    2.1 水力旋流器的基本知识第16-17页
        2.1.1 水力旋流器的结构第16页
        2.1.2 液-液水力旋流器的工作原理第16-17页
    2.2 水力旋流器的特性参数第17-19页
        2.2.1 处理量第17页
        2.2.2 分离效率第17-18页
        2.2.3 分流比第18页
        2.2.4 压力降第18-19页
    2.3 水力旋流器动力学分析第19-27页
        2.3.1 水力旋流器中旋转运动特性分析第19-21页
        2.3.2 油滴受力分析第21-23页
        2.3.3 水力旋流器的流场特性分析第23-27页
    2.4 水力旋流器内流体流动基本控制方程第27-29页
        2.4.1 连续性方程第27-28页
        2.4.2 N-S方程第28-29页
    2.5 熵产分析法第29-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水力旋流器的数值模拟第31-46页
    3.1 模拟软件简介第31页
    3.2 几何模型的尺寸和建模第31-33页
        3.2.1 几何模型的尺寸的确定第31-32页
        3.2.2 建模第32-33页
    3.3 计算区域离散第33-37页
        3.3.1 网格生成第33-34页
        3.3.2 检查网格质量第34-37页
    3.4 多相流模型确定第37页
    3.5 湍流模型确定第37-39页
    3.6 参数设置和边界条件的确定第39-40页
        3.6.1 流体参数设置第39-40页
        3.6.2 边界条件第40页
    3.7 FLUENT求解器离散格式设置第40-43页
        3.7.1 压力速度耦合算法确定第41页
        3.7.2 梯度插值第41-42页
        3.7.3 压力插值第42页
        3.7.4 动量插值第42-43页
    3.8 近壁面处理第43-44页
    3.9 网格无关性检验第44-45页
    3.10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及熵产分析第46-57页
    4.1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46-53页
        4.1.1 压力分布第46页
        4.1.2 密度分布第46-49页
        4.1.3 速度分布第49-53页
    4.2 熵产分析第53-55页
    4.3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尺寸对水力旋流器熵产的影响第57-65页
    5.1 圆柱段长度对水力旋流器熵产及分离效率的影响第57-59页
        5.1.1 圆柱段长度对熵产的影响第58页
        5.1.2 圆柱段长度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第58-59页
    5.2 大锥段尺寸对水力旋流器熵产的影响第59-60页
        5.2.1 大锥段尺寸对熵产的影响第59-60页
        5.2.2 大锥段尺寸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第60页
    5.3 小锥段尺寸对水力旋流器熵产的影响第60-62页
        5.3.1 小锥段尺寸对熵产的影响第61-62页
        5.3.2 小锥段尺寸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第62页
    5.4 溢流口直径对水力旋流器熵产的影响第62-63页
        5.4.1 溢流口直径对熵产的影响第62-63页
        5.4.2 溢流口直径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第63页
    5.5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六章 水力旋流器的优化第65-70页
    6.1 优化方案的确定第65-66页
    6.2 优化结果第66-67页
    6.3 对优化的改进第67-68页
    6.4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七章 结论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外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近红外发光二极管与双稳态器件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掺量铜尾矿加气混凝土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