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一、前言 | 第10-15页 |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二) 蓝色经济的含义 | 第10-11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四)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研究的内容 | 第12-13页 |
2、研究的方法 | 第13页 |
(五) 论文的创新性 | 第13-15页 |
二、加快山东省蓝色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 第15-17页 |
(一) 加快山东经济再度腾飞的需要 | 第15页 |
(二) 提升山东省在全局发展中地位的需要 | 第15-16页 |
(三)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要求 | 第16页 |
(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 第16-17页 |
三、山东省蓝色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7-26页 |
(一) 山东省蓝色经济发展的现状 | 第17-22页 |
1、主要海洋产业概述 | 第17-19页 |
2、山东省海洋经济的产业结构概况 | 第19页 |
3、山东省的港口经济概况 | 第19-20页 |
4、山东省的海洋渔业概况 | 第20页 |
5、山东省的滨海旅游业概况 | 第20-21页 |
6、山东省的沿海造船业概况 | 第21页 |
7、山东省海洋交通运输业概况 | 第21-22页 |
(二) 山东省蓝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6页 |
1、海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 第22页 |
2、资源浪费严重 | 第22-23页 |
3、缺乏科学的规划布局 | 第23页 |
4、海洋发展的相关法律不完善 | 第23-24页 |
5、海洋综合管理尚待完善 | 第24-25页 |
6、海洋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 第25-26页 |
四、山东省蓝色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 第26-33页 |
(一) 山东省蓝色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 第26-30页 |
1、海洋区位优势 | 第26-27页 |
2、海洋资源优势 | 第27-28页 |
3、海洋科技优势 | 第28页 |
4、设施资源优势 | 第28-29页 |
5、强大的经济基础 | 第29页 |
6、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 第29-30页 |
(二) 山东省蓝色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30-33页 |
1、生态环境恶化 | 第30-31页 |
2、海洋科技投入不足 | 第31页 |
3、产业层次较低 | 第31页 |
4、产业布局不合理 | 第31-33页 |
五、国外发达国家蓝色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 第33-38页 |
(一) 发达海洋经济概况 | 第33-35页 |
1、日本海洋经济概况 | 第33-34页 |
2、美国海洋经济概况 | 第34页 |
3、韩国的海洋经济概况 | 第34-35页 |
(二) 国外海洋经济发展的启示 | 第35-38页 |
1、加强政府对海洋经济的政策支持 | 第35页 |
2、健全海洋经济发展的有关法律 | 第35-36页 |
3、发展可持续的海洋经济理念 | 第36页 |
4、重视信息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36页 |
5、加强对海洋的综合管理 | 第36-37页 |
6、加强海洋经济方面的交流合作 | 第37-38页 |
六、加快山东省蓝色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 第38-51页 |
(一) 树立蓝色经济的理念,加大对海洋经济的投入 | 第38-40页 |
1、树立蓝色经济理念,协调海陆经济发展 | 第38-39页 |
2、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海洋经济投入 | 第39-40页 |
(二) 制定科学的海洋发展规划,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 第40-42页 |
1、制定科学的海洋发展规划,指引蓝色经济健康发展 | 第40-41页 |
2、实施科学兴海战略,努力保持海洋生态平衡 | 第41-42页 |
(三) 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海洋三次产业 | 第42-47页 |
1、发展新兴海洋产业 | 第42-44页 |
2、扶持高端海洋产业 | 第44-46页 |
3、加速发展海洋信息产业 | 第46-47页 |
4、协调发展海洋三次产业,重点发展运输、旅游等海洋服务业 | 第47页 |
(四) 完善相关海洋法律及海洋管理体制,加强海洋综合管理 | 第47-49页 |
1、完善相关的海洋法律体系 | 第47-48页 |
2、完善海洋管理体制 | 第48页 |
3、加强海洋的综合管理 | 第48-49页 |
(五) 加强与其他国家、地区海洋经济的交流合作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