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3页 |
0.1 写作目的 | 第9-10页 |
0.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0.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0.4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1 历史唯物主义对近代认识论的批判继承 | 第13-21页 |
1.1 唯理论只是局限于纯粹理性范围内去解释世界 | 第13-14页 |
1.2 经验论以被动的主体去追求认识的真实性 | 第14-16页 |
1.3 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方法 | 第16-19页 |
1.4 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 第19-21页 |
2 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基础 | 第21-28页 |
2.1 实践(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 第21-23页 |
2.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主体 | 第23-25页 |
2.3 一切思想意识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 第25-28页 |
3 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辩证法基础 | 第28-35页 |
3.1 历史发展决定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 | 第28-30页 |
3.2 历史发展的自身矛盾展开程度决定着人们认识历史的水平 | 第30-32页 |
3.3 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决定着历史发展方向 | 第32-35页 |
4 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研究的意义 | 第35-39页 |
4.1 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第35-36页 |
4.2 有利于深入理解历史发展规律 | 第36-37页 |
4.3 有利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深入理解 | 第37-39页 |
结束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