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导言 | 第11-19页 |
| 第一节 西方传统真理观的形成 | 第11-15页 |
| 一、古希腊哲学真理观的内涵 | 第11-12页 |
| 二、近代哲学真理观的形成 | 第12-14页 |
| 三、德国古典哲学真理观的确立 | 第14-15页 |
| 第二节 西方传统真理观的理论前提及困境 | 第15-19页 |
| 一、理论前提 | 第16-17页 |
| 二、理论困境 | 第17-19页 |
| 第一章 马克思真理观的思想开端 | 第19-26页 |
| 第一节 真理观基本立场的确定 | 第19-21页 |
| 第二节 初步对自我意识及“现实的人”的关注 | 第21-24页 |
| 第三节 现实因素对真理观的推动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马克思真理观的主题确立 | 第26-33页 |
| 第一节 唯物主义真理观的萌发 | 第26-30页 |
| 一、真理观的唯物主义根基的确立 | 第26-28页 |
| 二、主客体关系的正确解决 | 第28-30页 |
| 第二节 真理观终极追求的明确 | 第30-33页 |
| 第三章 马克思真理观的深入发展 | 第33-40页 |
| 第一节 真理观以实践为特征 | 第33-35页 |
| 第二节 主体的社会特征的发现 | 第35-37页 |
| 第三节 认识与现实关系的正确阐述 | 第37-40页 |
| 第四章 马克思真理观的最终诞生 | 第40-45页 |
| 第一节 实践成为真理观的基本范畴 | 第40-41页 |
| 第二节 主体性质的科学认识 | 第41-42页 |
| 第三节 旧哲学真理观的终结与“改变世界”真理观的确立 | 第42-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