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绪论 | 第8-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3.总结 | 第11页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13页 |
1.研究思路 | 第11页 |
2.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8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1.问题行为 | 第13页 |
2.小学生问题行为概念与分类 | 第13-15页 |
3.小学生问题行为教育的概念 | 第15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1.积极心理学理念 | 第15页 |
2.积极心理学内容 | 第15-16页 |
3.积极心理学对小学生问题行为教育的意义 | 第16-18页 |
三、对小学生问题行为的调查 | 第18-29页 |
(一)调查概述 | 第18页 |
(二)问卷结果分析 | 第18-24页 |
1.对小学生学习习惯问题行为的调查 | 第18-20页 |
2.对小学生日常生活习惯问题行为的调查 | 第20-21页 |
3.对小学生品德问题行为的调查分析 | 第21-23页 |
4.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行为的调查分析 | 第23-24页 |
(三)影响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成因 | 第24-29页 |
1.学生个人因素 | 第24-25页 |
2.家庭因素 | 第25-26页 |
3.学校因素 | 第26-27页 |
4.社会因素 | 第27-29页 |
四、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教育建议 | 第29-34页 |
(一)学校教师加强对问题学生的情感教育 | 第29-30页 |
(二)建立校内外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教育管理机制 | 第30页 |
(三)积极调整问题学生的教育教学内容与方式 | 第30-31页 |
(四)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应共同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 | 第31-32页 |
(五)善于发现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而树立自信心 | 第32-33页 |
(六)进一步培养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养成乐观心态 | 第33页 |
(七)加强与问题学生的思想沟通,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第33-34页 |
五、结论与展望 | 第34-36页 |
注释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一 | 第39-41页 |
附录二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