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引言 | 第13页 |
第一章 产品责任法律制度中关于产品理论的研究 | 第13-20页 |
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对产品的涵义与范围的界定 | 第13-17页 |
一、美国对产品的涵义与范围的界定 | 第14页 |
二、欧洲主要国家对产品的涵义与范围的界定 | 第14-15页 |
三、日本对产品的涵义与范围的界定 | 第15-16页 |
四、小结:上述国家的主要分歧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我国对产品的涵义与范围的界定 | 第17-20页 |
一、我国对产品的涵义与范围的界定 | 第17页 |
二、我国在产品涵义与范围界定上的问题与不足 | 第17-20页 |
第二章 产品责任法律制度中关于产品缺陷理论的研究 | 第20-36页 |
第一节 关于产品缺陷涵义的研究 | 第20-27页 |
一、主要发达国家对缺陷的涵义的界定 | 第20-23页 |
二、我国对产品缺陷涵义的界定 | 第23-24页 |
三、我国在产品缺陷涵义与范围界定上的问题与不足 | 第24-27页 |
第二节 关于产品缺陷分类的研究 | 第27-31页 |
一、主要发达国家对产品缺陷的分类 | 第27-29页 |
二、我国对产品缺陷的分类 | 第29-31页 |
第三节 关于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 | 第31-36页 |
一、主要发达国家对对产品缺陷认定标准的规定 | 第31-34页 |
二、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 | 第34页 |
三、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缺陷认定标准的问题与不足 | 第34-36页 |
第三章 产品责任法律制度中关于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研究 | 第36-58页 |
第一节 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一般原理 | 第36-39页 |
一、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涵义 | 第36-38页 |
二、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重要意义 | 第38-39页 |
第二节 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历史演进 | 第39-47页 |
一、合同责任理论 | 第40-42页 |
二、疏忽责任理论 | 第42-44页 |
三、严格责任理论 | 第44-47页 |
第三节 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适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第47-58页 |
一、主要发达国家产品责任归责原则适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第47-54页 |
二、我国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适用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54-58页 |
第四章 产品责任法律制度中关于抗辩事由的研究 | 第58-63页 |
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产品责任的抗辩事由 | 第58-60页 |
一、美国对产品责任抗辩事由的规定 | 第58-59页 |
二、欧洲共同体对产品责任抗辩事由的规定 | 第59-60页 |
第二节 我国产品责任的抗辩事由 | 第60-63页 |
一、我国对产品责任抗辩事由的规定 | 第60-61页 |
二、我国产品责任抗辩事由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61-63页 |
第五章 产品责任法律制度中关于损害赔偿的研究 | 第63-68页 |
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产品责任的损害赔偿 | 第63-65页 |
一、美国产品责任损害赔偿的规定 | 第63-64页 |
二、欧洲各国产品责任损害赔偿的规定 | 第64-65页 |
三、日本产品责任损害赔偿的规定 | 第65页 |
第二节 我国产品责任的损害赔偿 | 第65-68页 |
一、概述我国对产品责任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定 | 第65-67页 |
二、我国产品责任损害赔偿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67-68页 |
第六章 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68-82页 |
第一节 产品责任的立法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以及立法体例 | 第68-71页 |
一、产品责任的立法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 | 第68-69页 |
二、产品责任的立法体例 | 第69-71页 |
三、产品责任法的主要框架 | 第71页 |
第二节 完善产品涵义与范围的几点建议 | 第71-74页 |
一、科学界定产品涵义,规范产品定义的用语 | 第71-72页 |
二、明确并扩大产品的范围 | 第72-74页 |
第三节 完善产品缺陷的几点建议 | 第74-76页 |
一、明确产品缺陷的涵义,统一诸法间的表述 | 第74-75页 |
二、对产品缺陷进行科学分类 | 第75页 |
三、完善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 | 第75-76页 |
第四节 完善产品缺陷归责原则的几点建议 | 第76-79页 |
一、建立严格责任原则为基础,辅之以过错推定原则的双层归责体系 | 第77页 |
二、采用严格责任和过错推定相结合的归责原则的原因分析 | 第77-78页 |
三、规避严格责任的绝对化 | 第78-79页 |
第五节 完善产品责任抗辩事由的几点建议 | 第79-81页 |
一、统一规定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抗辩事由 | 第79页 |
二、明确、系统地规定产品责任的抗辩事由 | 第79-80页 |
三、明确规定"发展风险抗辩"的判定标准,增强可操作性 | 第80-81页 |
第六节 完善产品责任损害赔偿的几点建议 | 第81-82页 |
一、明确规定并完善精神性损害赔偿 | 第81-82页 |
二、完善惩罚性损害赔偿 | 第82页 |
结语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个人简历 | 第87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