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绪论 | 第9-18页 |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0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2.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三) 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四) 相关概念 | 第12-14页 |
1. 农民工 | 第12-13页 |
2. 事故性工伤 | 第13-14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六)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1. 关于农民工的研究 | 第15-16页 |
2. 关于农民工社会支持的研究 | 第16-18页 |
二、农民工事故性工伤患者的现实需求 | 第18-23页 |
(一) 农民工事故性工伤患者的生理需求 | 第19-20页 |
(二) 农民工事故性工伤患者的安全需求 | 第20-21页 |
(三) 农民工事故性工伤患者的社交需求 | 第21-23页 |
三、农民工事故性工伤患者的社会支持现状 | 第23-26页 |
(一) 农民工事故性工伤患者的正式支持 | 第23-25页 |
1. 政府对事故性工伤患者的支持 | 第23-24页 |
2. 用人单位对农民工事故性工伤患者的支持 | 第24页 |
3. 工会对农民工事故性工伤患者的支持 | 第24-25页 |
(二) 农民工事故性工伤患者的非正式支持 | 第25-26页 |
1. 家庭对事故性工伤患者的支持 | 第25页 |
2. 亲友对事故性工伤患者的支持 | 第25-26页 |
四、农民工事故性工伤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一) 农民工事故性工伤患者的正式支持不足 | 第26-29页 |
1. 政府支持的不足 | 第26-27页 |
2. 用人单位支持的不足 | 第27-28页 |
3. 工会支持的不足 | 第28-29页 |
(二) 农民工事故性工伤患者的非正式支持不足 | 第29-31页 |
1. 工伤患者家人支持的不足 | 第29页 |
2. 亲友和同事支持的不足 | 第29-31页 |
五、农民工事故性工伤患者的社会支持不足的原因 | 第31-35页 |
(一) 农民工事故性工伤患者的正式支持不足的原因 | 第31-33页 |
1. 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31页 |
2. 劳动监察执法部门监管不严 | 第31-32页 |
3 用人单位的阻挠、工会干部自身素质不高 | 第32-33页 |
(二) 农民工事故性工伤患者的非正式支持不足的原因 | 第33-35页 |
1. 农民工工伤患者本人及家属法律意识淡薄 | 第33页 |
2. 工伤患者对社会支持的认知不足 | 第33-35页 |
六、构建和完善农民工事故性工伤的社会支持体系 | 第35-41页 |
(一) 加强农民工事故性工伤患者的正式支持的途径 | 第35-37页 |
1. 加强政府支持的途径 | 第35-36页 |
2. 加强工会支持的途径 | 第36-37页 |
(二) 加强农民工事故性工伤患者的非正式支持的途径 | 第37-39页 |
1. 加强农民工工伤患者自我支持的途径 | 第37-38页 |
2. 加强农民工工伤患者家属支持的途径 | 第38-39页 |
3. 加强农民工亲友支持的途径 | 第39页 |
(三) 加强农民工事故性工伤患者社会支持间联系的途径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