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净水工程(给水处理)论文

生物滤池处理微污染原水的试验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1页
    1.1 水资源现状第10-11页
        1.1.1 地表水第10页
        1.1.2 水资源时空分布第10页
        1.1.3 水资源管理第10-11页
    1.2 农药现状第11-12页
        1.2.1 农药生产和使用第11页
        1.2.2 农药水污染第11-12页
    1.3 水源微污染物第12-13页
        1.3.1 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第12页
        1.3.2 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第12-13页
        1.3.3 无机污染物第13页
    1.4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第13-15页
        1.4.1 常规水质指标第13-14页
        1.4.2 农药第14-15页
    1.5 微污染物去除的改进工艺第15-19页
        1.5.1 强化常规处理工艺第15-16页
        1.5.2 预处理第16-18页
        1.5.3 深度处理第18-19页
    1.6 生物滤池的应用第19-21页
2 生物滤池去除污染物的机理分析第21-25页
    2.1 过滤机理第21-22页
        2.1.1 悬浮颗粒迁移过程第21-22页
        2.1.2 悬浮颗粒附着过程第22页
    2.2 污染物去除机理第22-25页
        2.2.1 微生物附着第22-23页
        2.2.2 生物吸附第23页
        2.2.3 生物膜降解第23-25页
3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5-27页
    3.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5页
    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5-27页
4 实验设计及分析方法第27-38页
    4.1 实验设计第27-30页
        4.1.1 配水方案及原水水质第27-28页
        4.1.2 滤池填料的选择第28页
        4.1.3 试验装置及运行参数第28-29页
        4.1.4 试验所用仪器、设备和药剂第29-30页
    4.2 常规项目分析方法第30-31页
        4.2.1 NH_4~+-N、NO_2~--N的测定第30页
        4.2.2 总有机碳的测定第30-31页
        4.2.3 UV254的测定第31页
    4.3 尼康显微镜与扫描电镜分析方法第31-32页
        4.3.1 尼康显微镜分析第31页
        4.3.2 扫描电镜分析第31-32页
    4.4 生物量分析方法第32-34页
        4.4.1 磷脂法第32页
        4.4.2 考马斯亮蓝法第32-33页
        4.4.3 流式细胞仪第33-34页
    4.5 生物活性分析方法第34-35页
    4.6 农药分析方法第35-38页
        4.6.1 分析条件第35-36页
        4.6.2 混合农药标准储备溶液配制第36页
        4.6.3 标准曲线绘制第36-37页
        4.6.4 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检测限第37页
        4.6.5 水样测定第37-38页
5 生物滤池处理微污染水的试验研究第38-63页
    5.1 启动挂膜期生物滤池处理微污染水的特性研究第38-44页
        5.1.1 启动与挂膜第38-39页
        5.1.2 进出水NH_4~+-N、NO_2~--N的变化第39-41页
        5.1.3 进出水pH的变化第41-42页
        5.1.4 进出水TOC的变化第42-43页
        5.1.5 进出水UV254的变化第43-44页
        5.1.6 小结第44页
    5.2 稳定运行期生物滤池生物特性研究第44-52页
        5.2.1 尼康显微镜观察第44-45页
        5.2.2 扫描电镜观测第45-48页
        5.2.3 生物滤池生物量分析第48-50页
        5.2.4 生物滤池生物活性分析第50-51页
        5.2.5 生物滤池对TOC沿程去除效果分析第51-52页
        5.2.6 小结第52页
    5.3 稳定运行期生物滤池对污染物去除的研究第52-63页
        5.3.1 不同阶段生物滤池对NH_4~+-N、UV254、TOC的去除第53页
        5.3.2 加药初期生物滤池对农药的去除第53-55页
        5.3.3 不同阶段生物滤池对农药的去除第55-56页
        5.3.4 葡萄糖、氯化铵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第56-57页
        5.3.5 生物滤池沿程对七种农药的去除第57-58页
        5.3.6 反冲洗对微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第58-62页
        5.3.7 小结第62-63页
6 结论与建议第63-65页
    6.1 结论第63-64页
    6.2 建议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吹扫捕集与顶空固相微萃取两种预处理方式联合GC-MS/MS同时检测水中十二种挥发性苯系物和有机含氧汽油添加剂的方法研究
下一篇:液态高铅渣还原过程中铅的迁移及其对还原过程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