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门德尔松和他的《无词歌》 | 第9-11页 |
1.1 门德尔松的创作风格 | 第9页 |
1.2 《无词歌》在钢琴小品中所处的地位 | 第9-11页 |
第二章 《无词歌》的创作风格 | 第11-16页 |
2.1 音乐创作思想中古典与浪漫的结合 | 第11-12页 |
2.2 创作体裁和题材中古典和浪漫的结合 | 第12-13页 |
2.3 创作手法中古典与浪漫的结合 | 第13-16页 |
2.3.1 复调思维的旋律中加入浪漫主义的钢琴技巧 | 第13-14页 |
2.3.2 对同时期浪漫主义大师的学习和发展 | 第14-16页 |
第三章 《无词歌》的形式 | 第16-25页 |
3.1 器乐声乐化 | 第16-22页 |
3.1.1 特殊的富有特点的旋律进行 | 第16-20页 |
3.1.2 非歌唱性旋律的陪衬作用 | 第20-22页 |
3.2 伴奏织体的多样化 | 第22-25页 |
3.2.1 流动型的伴奏织体 | 第22-23页 |
3.2.2 装饰音式的伴奏织体 | 第23-24页 |
3.2.3 切分音式的伴奏织体 | 第24-25页 |
第四章 《无词歌》的标题 | 第25-28页 |
4.1 人物形象的刻画 | 第26页 |
4.2 生活情景的描绘 | 第26页 |
4.3 自然景观的描写 | 第26页 |
4.4 内心情感的表现 | 第26-28页 |
第五章 《无词歌》的演奏技巧 | 第28-33页 |
5.1 如歌的奏法 | 第28-29页 |
5.2 分手内声部 | 第29页 |
5.3 乐句对答 | 第29-30页 |
5.4 背景音型 | 第30-31页 |
5.5 速度处理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