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路侧服务设施论文

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充电设施的分类及特性第11-12页
        1.2.2 国内外充电站规划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第14-16页
第2章 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第16-34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充电站规划目标模型第16-21页
        2.2.1 加权Voronoi图原理及特性第16-18页
        2.2.2 充电站规划成本效益模型第18-20页
        2.2.3 充电站规划约束条件第20-21页
    2.3 充电站规划定容模型第21-25页
        2.3.1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影响因素第21-22页
        2.3.2 基于时间特性的蒙特卡洛模拟的充电负荷计算第22-25页
    2.4 充电站规划选址第25-27页
        2.4.1 充电站初始站址的确定第25页
        2.4.2 充电站最终选址第25-26页
        2.4.3 充电站规划求解流程第26-27页
    2.5 算例仿真与分析第27-33页
    2.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考虑城市功能分区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第34-48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城市功能分区的划分第34-36页
        3.2.1 城市功能分区和交通的关系第34-35页
        3.2.2 城市功能分区的划分第35-36页
    3.3 充电站规划目标模型第36-38页
        3.3.1 充电站规划成本效益模型第36页
        3.3.2 充电站规划约束条件第36-38页
    3.4 不同功能分区充电站定容模型第38-40页
        3.4.1 不同功能分区对交通出行影响第38页
        3.4.2 基于空间特性的蒙特卡洛模拟的充电负荷计算第38-40页
        3.4.3 充电站定容第40页
    3.5 不同功能分区充电站规划模型求解第40-43页
        3.5.1 量子遗传算法求解模型第40-42页
        3.5.2 不同功能分区充电站规划求解流程第42-43页
    3.6 算例仿真与分析第43-46页
    3.7 本章小节第46-48页
第4章 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方法评估第48-55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电动汽车充电站评估指标第48-50页
        4.2.1 充电站接入配电网影响指标分析第48-49页
        4.2.2 充电站日负荷率第49页
        4.2.3 充电站规划方案的投资回收期第49-50页
        4.2.4 用户充电行驶里程第50页
    4.3 充电站规划方案综合满意度第50-51页
    4.4 案例分析仿真第51-54页
    4.5 本章小节第54-55页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GPS失效车辆位置预测
下一篇:悬索桥吊索尾流致振非线性气动力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