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前言 | 第12-20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3.1 有关职后教育概念界定的研究 | 第14页 |
1.3.2 有关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模式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3 有关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目标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4 有关体育教师职后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研究 | 第16-17页 |
1.3.5 有关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7-18页 |
1.3.6 有关体育教师职后教育评价的研究 | 第18页 |
1.3.7 国外有关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20-26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0-26页 |
2.2.1 文献法 | 第20页 |
2.2.2 调查法 | 第20-24页 |
2.2.3 数理统计法 | 第24页 |
2.2.4 逻辑分析法 | 第24-26页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6-46页 |
3.1 洛阳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基本情况调查 | 第26-30页 |
3.1.1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性别调查 | 第26-27页 |
3.1.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年龄调查 | 第27-28页 |
3.1.3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学历调查 | 第28-29页 |
3.1.4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称调查 | 第29页 |
3.1.5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来源调查 | 第29-30页 |
3.2 对洛阳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认识 | 第30-31页 |
3.2.1 学校领导对职后教育的认识 | 第30-31页 |
3.2.2 体育教师对职后教育的认识 | 第31页 |
3.3 洛阳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需求调查 | 第31-32页 |
3.4 洛阳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参加职后教育情况调查 | 第32-38页 |
3.4.1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参加情况调查 | 第32-33页 |
3.4.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参加动机调查 | 第33-34页 |
3.4.3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参加形式调查 | 第34-35页 |
3.4.4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参加时间调查 | 第35-36页 |
3.4.5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参加职后教育消费调查 | 第36-37页 |
3.4.6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参加职后教育的内容调查 | 第37-38页 |
3.5 洛阳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3.5.1 没有充分认识职后教育的意义 | 第38-39页 |
3.5.2 职后教育和工作存在工学矛盾 | 第39页 |
3.5.3 缺乏教育经费 | 第39-40页 |
3.5.4 缺乏完善的保障制度 | 第40-41页 |
3.5.5 体育教师自身问题 | 第41页 |
3.6 洛阳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对策 | 第41-46页 |
3.6.1 逐渐更新观念,重新认识职后教育 | 第41-42页 |
3.6.2 不断丰富职后教育的内容 | 第42-43页 |
3.6.3 工学矛盾的妥善解决 | 第43页 |
3.6.4 保障机制的完善 | 第43-45页 |
3.6.5 科学论证职后教育,确保职后教育先进性 | 第45-46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46-48页 |
4.1 结论 | 第46-47页 |
4.2 建议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 第52-62页 |
附录A 体育教师调查问卷 | 第52-56页 |
附录B 学校领导调查问卷 | 第56-58页 |
附录C 问卷效度专家评价表 | 第58-59页 |
附录D 学校领导访谈提纲 | 第59-60页 |
附录E 体育教师访谈提纲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