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1-14页 |
1 绪论 | 第14-24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2.1 非饱和土的微观结构及其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2.2 非饱和土的多场多相耦合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 | 第18-20页 |
1.2.3 非饱和土热传导特性的演化机理及本构模型 | 第20-21页 |
1.3 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21-2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2 THM耦合条件下非饱和土的热传导数学模型 | 第24-34页 |
2.1 土体结构特征 | 第24-28页 |
2.2 THM耦合条件下非饱和土的基本假定 | 第28-29页 |
2.3 非饱和土的热传导数学模型 | 第29-34页 |
2.3.1 稳定/非稳定热传导过程 | 第29-30页 |
2.3.2 THM耦合条件下的热传导问题 | 第30-31页 |
2.3.3 THM耦合作用对热传导过程的影响 | 第31-34页 |
3 基于串并联原理的非饱和土热传导模型 | 第34-61页 |
3.1 非饱和土的热传导特性本构模型概述 | 第34-37页 |
3.1.1 非饱和土热传导特性的界限模型 | 第34-35页 |
3.1.2 非饱和土热传导特性模型概述 | 第35-37页 |
3.2 基于串并联原理的非饱和土热传导特性模型 | 第37-42页 |
3.3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42-47页 |
3.3.1 土体固相颗粒、气体和水的热传导系数 | 第43-44页 |
3.3.2 参数η | 第44-47页 |
3.3.3 系数fi | 第47页 |
3.4 模型验证 | 第47-55页 |
3.4.1 几种膨润土的基本性质 | 第47-49页 |
3.4.2 膨润土的热传导系数预测 | 第49-55页 |
3.5 敏感性分析 | 第55-58页 |
3.6 相关问题的讨论 | 第58-61页 |
3.6.1 不同加权形式的比较 | 第58-60页 |
3.6.2 有待改进的问题 | 第60-61页 |
4 基于细观均匀化理论的非饱和土热传导模型 | 第61-96页 |
4.1 热传导问题的细观均匀化方法 | 第61-67页 |
4.1.1 细观均匀化方法概念概述 | 第61-64页 |
4.1.2 基于椭球夹杂问题的细观均匀化方法 | 第64-67页 |
4.2 基于均匀化理论的热传导特性模型 | 第67-74页 |
4.2.1 椭球夹杂问题及其解答 | 第67-69页 |
4.2.2 基于单峰孔隙分布模式的热传导特性模型 | 第69-72页 |
4.2.3 基于双峰孔隙分布模式的热传导特性模型 | 第72-74页 |
4.3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74-78页 |
4.3.1 单峰模型的孔隙形状参数 | 第76页 |
4.3.2 双峰模型的形状参数及孔隙分布参数 | 第76-78页 |
4.4 模型应用 | 第78-84页 |
4.4.1 膨润土的孔隙分布及基本参数 | 第78-79页 |
4.4.2 非饱和土热传导系数的预测 | 第79-84页 |
4.5 敏感性分析 | 第84-92页 |
4.5.1 孔隙率及饱和度 | 第84-89页 |
4.5.2 形状参数 | 第89-92页 |
4.6 相关问题的讨论 | 第92-96页 |
4.6.1 参数θ求解模式的比较 | 第92-95页 |
4.6.2 有待改进的问题 | 第95-96页 |
5 非饱和土热传导性能的调控与评估 | 第96-121页 |
5.1 非饱和土的工程改良技术及机理 | 第96-103页 |
5.1.1 膨胀土的改良技术及机理 | 第97-100页 |
5.1.2 膨润土的改良技术及机理 | 第100-103页 |
5.2 非饱和土热传导性能的调控与评估 | 第103-111页 |
5.2.1 密实度及含水量控制对热传导特性的影响评估 | 第103-104页 |
5.2.2 掺砂膨润土热传导特性的预测评估 | 第104-111页 |
5.3 THM耦合条件下工程屏障材料热传导特性的演化规律 | 第111-121页 |
5.3.1 CEA Mock-up实验介绍 | 第111-113页 |
5.3.2 Mock-up实验计算模型及条件 | 第113-115页 |
5.3.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115-121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121-125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21-12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22-125页 |
附录A 非饱和土THM耦合过程控制方程 | 第125-127页 |
附录B 多相流THM耦合问题的数值分析方法 | 第127-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4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工作 | 第141-143页 |
1 学术论文 | 第141-142页 |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1页 |
投稿在审的学术论文 | 第141-142页 |
2 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42-143页 |
致谢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