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感应性与植物运动论文--协迫生理学论文

MiR398在人参高盐、高铜胁迫中的调控作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目的意义第10页
    1.2 植物miRNA的研究进展第10-12页
    1.3 植物miR398在环境胁迫中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1.4 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第13页
    1.5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13-17页
    1.6 miRNA表达抑制方法第17-19页
    1.7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1.8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第20-23页
        1.8.1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1.8.2 技术路线第21-22页
        1.8.3 研究创新点第22-23页
第2章 人参miR398在高盐和高铜胁迫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变化第23-37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3-26页
        2.2.1 材料与试剂第23-25页
        2.2.2 实验仪器第25-26页
    2.3 实验方法第26-32页
        2.3.1 人参发根总RNA提取第26页
        2.3.2 逆转录合成cDNA第26-28页
        2.3.3 人参miR398基因克隆第28-29页
        2.3.4 人参miR398克隆载体的构建转化和测序第29页
        2.3.5 人参发根的高盐胁迫培养第29页
        2.3.6 人参发根的高铜胁迫培养第29-30页
        2.3.7 人参miR398和靶基因CSD相对表达水平检测第30-32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32-36页
        2.4.1 人参发根总RNA提取第32-33页
        2.4.2 人参miR398 RT-PCR引物设计第33-34页
        2.4.3 人参miR398测序结果第34页
        2.4.4 miR398和靶基因CSD在高盐高铜胁迫下相对表达水平检测结果第34-36页
    2.5 讨论第36页
    2.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人参pBI121-398S表达载体和工程菌构建第37-46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7-38页
        3.2.1 材料与试剂第37-38页
        3.2.2 实验仪器第38页
    3.3 实验方法第38-42页
        3.3.1 表达载体pBI121-398S设计构建第38-40页
        3.3.2 表达载体pBI121-398S的鉴定第40页
        3.3.3 菌种活化和感受态制备第40-41页
        3.3.4 A4工程菌构建第41页
        3.3.5 A4工程菌的鉴定第41-42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42-45页
        3.4.1 398S元件设计构建结果第42-43页
        3.4.2 pBI121-398S重组表达载体鉴定第43页
        3.4.3 工程菌A4-pBI121-398S鉴定第43-45页
    3.5 讨论第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人参发根体系hairy-pBI121-398S的诱导转化第46-56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6-48页
        4.2.1 材料与试剂第46-47页
        4.2.2 实验仪器第47-48页
    4.3 实验方法第48-50页
        4.3.1 人参发根的遗传转化第48-49页
        4.3.2 人参发根体系鉴定第49页
        4.3.3 miR389及其靶基因CSD相对表达水平检测第49页
        4.3.4 人参发根生长速度检测第49-50页
        4.3.5 人参发根总皂苷含量检测第50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50-54页
        4.4.1 人参发根体系鉴定第50-51页
        4.4.2 miR389及其靶基因CSD相对表达水平变化第51-52页
        4.4.3 人参发根生长曲线的绘制第52-53页
        4.4.4 人参发根总皂苷含量测定第53-54页
    4.5 讨论第54-55页
    4.6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5.1 结论第56-57页
    5.2 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科研成果及参与项目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分布式计算平台Spark的脱落膜蛋白预测与应用
下一篇:铝胁迫下大豆GmFERL和GmNEK4L的转录表达模式及遗传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