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基于网络分析法(ANP)的用电信息采集效益评估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引言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3-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2 论文创新第14页
    1.4 研究框架与思路第14-16页
2 效益评估理论发展与研究综述第16-22页
    2.1 基本概念界定第16-18页
        2.1.1 用电信息采集第16页
        2.1.2 智能电网第16-17页
        2.1.3 效益第17-18页
        2.1.4 效益评估第18页
    2.2 国外效益研究第18-20页
    2.3 国内效益研究第20-21页
    2.4 问题的提出与讨论第21-22页
3 用电信息采集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2-37页
    3.1 用电信息采集概述第22-23页
    3.2 国内外用电信息采集发展第23-27页
    3.3 用电信息采集作用第27-28页
    3.4 用电信息采集效益体现第28-32页
        3.4.1 用电信息采集效益第28-29页
        3.4.2 用电信息采集外部效益表现形式第29-30页
        3.4.3 用电信息采集效益影响因素第30-32页
    3.5 效益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32-33页
    3.6 效益指标体系具体内容第33-37页
4 基于ANP的用电信息采集效益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7-54页
    4.1 层次分析法(AHP)原理简介第37-38页
    4.2 网络分析法(ANP)介绍第38-44页
        4.2.1 优势度第39-40页
        4.2.2 权规阵第40页
        4.2.3 超规阵第40-42页
        4.2.4 加权超矩阵第42页
        4.2.5 极限相对排序向量第42-43页
        4.2.6 权重确定的基本步骤第43-44页
    4.3 用电信息采集效益指标网络结构第44-46页
    4.4 用电信息采集效益各层指标权重的确立第46-51页
    4.5 权重排序结果第51-54页
5 用电信息采集效益评估实证分析第54-60页
    5.1 LX供电公司实证分析第54-56页
    5.2 N公司实证第56-60页
        5.2.1 经济效益方面第56-57页
        5.2.2 社会效益方面第57-59页
        5.2.3 环境效益方面第59-60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0-63页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第60-61页
    6.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附录A第65-67页
附录B第67-71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1-7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承德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研究
下一篇:京津冀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