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7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一、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二、国外研究动态 | 第14页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结构框架 | 第15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5-1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二、论文创新 | 第16页 |
三、论文难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含义及相关理论 | 第17-28页 |
第一节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含义 | 第17-23页 |
一、农村的基本定义 | 第17页 |
二、食品安全与农村食品安全的界定 | 第17-19页 |
三、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 | 第19-20页 |
四、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特点 | 第20-23页 |
第二节 市场失灵要求政府监管 | 第23-25页 |
一、外部性理论和食品安全监管 | 第23页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食品安全监管 | 第23-24页 |
三、市场内在运行理论和食品安全监管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政府失灵导致监管失效 | 第25-28页 |
一、公共伦理理论和食品安全监管 | 第25页 |
二、成本效用论和食品安全监管 | 第25-26页 |
三、政府规制理论和食品安全监管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承德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现状调查分析 | 第28-49页 |
第一节 承德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现状调查 | 第28-42页 |
一、调查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 第28-29页 |
二、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基本状况 | 第29-33页 |
三、农村食品安全主要参与人员认知情况 | 第33-40页 |
四、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专业水平现状 | 第40页 |
五、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效果评价 | 第40-42页 |
第二节 承德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一、监管人员食品安全认识不清晰 | 第42-43页 |
二、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配置不完善 | 第43页 |
三、食品安全事前事中监管思路难落实 | 第43-44页 |
第三节 承德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4-49页 |
一、相关监管机制尚不完善 | 第44-46页 |
二、社会参与程度普遍不高 | 第46-47页 |
三、传统监管格局尚未转变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加强承德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 | 第49-57页 |
第一节 健全食品安全相关管理机制 | 第49-51页 |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49-50页 |
二、食药监管体制改革向乡镇延伸 | 第50页 |
三、探索食品安全行政司法衔接机制 | 第50-51页 |
四、提高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素质 | 第51页 |
第二节 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管理体系 | 第51-54页 |
一、合理定位政府监管机构角色 | 第51-52页 |
二、支持食品安全社会组织发展 | 第52-53页 |
三、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 | 第53页 |
四、拓宽消费者参与的途径 | 第53-54页 |
第三节 融入食品安全现代治理大格局 | 第54-57页 |
一、推行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新模式 | 第54-55页 |
二、提升执法现场定性检测能力 | 第55页 |
三、探索基层食品安全诚信机制 | 第55-56页 |
四、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平台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