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大肠杆菌O157:H7鞭毛蛋白和溶菌酶抑制剂蛋白的抗原表位验证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写一览表第9-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4页
    1.1 肠出血大肠杆菌O157:H7概况第13-14页
    1.2 肠出血大肠杆菌O157:H7毒力因子第14-22页
        1.2.1 志贺毒素第14-15页
        1.2.2 大质粒pO157第15-16页
        1.2.3 LEE毒力岛第16页
        1.2.4 鞭毛蛋白第16-20页
        1.2.5 溶菌酶抑制剂第20-22页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大肠杆菌O157:H7鞭毛蛋白及溶菌酶抑制剂蛋白抗原表位的预测分析及合成第24-3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页
        1.1 材料第24页
        1.2 方法第2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4-28页
        2.1 鞭毛蛋白二级结构分析第25页
        2.2 鞭毛蛋白的氨基酸亲水性分析第25-26页
        2.3 鞭毛蛋白的氨基酸柔性区域分析第26页
        2.4 鞭毛蛋白的氨基酸抗原性分析第26页
        2.5 鞭毛蛋白的氨基酸表面可能性分析第26页
        2.6 鞭毛蛋白细胞抗原表位综合分析第26-27页
        2.7 溶菌酶抑制剂二级结构分析第27页
        2.8 溶菌酶抑制剂的氨基酸亲水性分析第27-28页
        2.9 溶菌酶抑制剂的氨基酸柔性区域分析第28页
        2.10 溶菌酶抑制剂的的氨基酸抗原性分析第28页
        2.11 溶菌酶抑制剂的的氨基酸表面可能性分析第28页
        2.12 溶菌酶抑制剂的细胞抗原表位综合分析第28页
    3 结论第28-29页
    4 讨论第29-31页
第三章 多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第31-44页
    1 材料第31-32页
        1.1 主要动物、细胞、菌株第31页
        1.2 主要试剂第31-32页
        1.3 主要仪器第32页
    2 主要试剂溶液配制第32-34页
        2.1 ELISA主要试剂第32-33页
        2.2 Western bolt主要试剂第33页
        2.3 细胞培养主要试剂第33-34页
    3 方法第34-37页
        3.1 多肽乳化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第34页
        3.2 ELISA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第34-35页
        3.3 Western Bolt检测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第35-36页
        3.4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抗体反应性第36-37页
    4 结果第37-42页
        4.1 ELISA检测抗体水平第37-38页
        4.2 Western Bolt检测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第38-39页
        4.3 间接免疫荧光反应检测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第39-42页
    5 讨论第42-44页
第四章 多克隆抗体阻断大肠杆菌O157:H7粘附试验第44-51页
    1 材料第44页
        1.1 细胞、菌株第44页
        1.2 试剂、仪器第44页
    2 方法第44-45页
        2.1 抗体阻断粘附试验第44-45页
        2.2 抗体阻断后免疫荧光试验第45页
    3 结果第45-49页
        3.1 多克隆抗体阻断大肠杆菌O157:H7粘附Hela细胞试验第45-47页
        3.2 抗体阻断后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第47-49页
    4 讨论第49-51页
第五章 大肠杆菌O157:H7感染小鼠模型建立及免疫保护试验第51-61页
    1 材料第51页
    2 方法第51-52页
        2.1 建立大肠杆菌O157:H7感染小鼠模型第51-52页
        2.2 免疫攻毒保护试验第52页
        2.3 病理组织切片第52页
    3 结果第52-58页
        3.1 感染模型排菌量及死亡情况第52-53页
        3.2 攻毒保护试验排菌量和保护率第53-54页
        3.3 ELISA检测抗体水平变化第54-55页
        3.4 攻毒后小鼠内脏组织病理学观察第55-58页
    4 讨论第58-61页
第六章 多肽免疫小鼠诱导细胞免疫第61-71页
    1 材料和试剂第61-62页
        1.1 主要材料第61页
        1.2 主要试剂第61-62页
    2 方法第62-65页
        2.1 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第62页
        2.2 ELISA测脾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变化第62-63页
        2.3 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因子mRNA变化第63-65页
    3 结果第65-69页
        3.1 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第65-66页
        3.2 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因子mRNA变化第66-67页
        3.3 ELISA测脾淋巴细胞上清细胞因子变化第67-69页
    4 讨论第69-71页
第七章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2-83页
附件1 细胞因子mRNA表达情况第83-85页
附录2 感染模型病理组织学观察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豆根种子内生真菌及其抑菌活性成分研究
下一篇:基于Maxent模型的道路对朱鹮繁殖生境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