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1-12页 |
1 引言 | 第12-25页 |
1.1 山豆根简介 | 第12-15页 |
1.1.1 山豆根化学成分 | 第12-13页 |
1.1.2 山豆根的药理作用 | 第13-15页 |
1.2 内生真菌 | 第15-20页 |
1.2.1 内生真菌的概念 | 第15页 |
1.2.2 内生真菌多样性 | 第15-17页 |
1.2.3 内生真菌的分离培养方法 | 第17-19页 |
1.2.4 内生真菌的鉴定 | 第19-20页 |
1.3 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 | 第20-22页 |
1.3.1 抗肿瘤活性 | 第20页 |
1.3.2 抗菌活性 | 第20-21页 |
1.3.3 抗虫性 | 第21页 |
1.3.4 抗病性 | 第21-22页 |
1.3.5 其他活性 | 第22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5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5页 |
2.1.2 测试菌株 | 第25页 |
2.2 试验试剂与仪器 | 第25-28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8-34页 |
2.3.1 山豆根种子内生真菌分离鉴定 | 第28-29页 |
2.3.2 抑菌活性内生真菌的筛选 | 第29-31页 |
2.3.3 发酵产物粗提物的提取分离 | 第31-33页 |
2.3.4 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33-34页 |
2.4 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50页 |
3.1 山豆根种子内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 第35-41页 |
3.1.1 形态特征 | 第35-37页 |
3.1.2 分子鉴定 | 第37-41页 |
3.2 山豆根种子活性内生真菌的筛选 | 第41-44页 |
3.3 Penicillium citrinum菌株发酵产物的活性及其成分分离 | 第44-46页 |
3.4 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46-50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0-56页 |
4.1 讨论 | 第50-52页 |
4.1.1 植物内生真菌与寄主植物的关系 | 第50页 |
4.1.2 单体化合物活性和应用 | 第50-52页 |
4.1.3 山豆根及其内生真菌研究新思路 | 第52页 |
4.2 结论 | 第52-54页 |
4.3 展望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A 部分山豆根种子内生真菌形态图 | 第62-64页 |
附录B 山豆根种子内生真菌Penicillium citrinum及其发酵产物的抑菌作用 | 第64-66页 |
附录C 部分单体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图谱 | 第66-69页 |
附录D 科研、论文发表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