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组织转录组测序及毛色决定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第12-31页 |
1. DNA测序技术发展历程 | 第12-18页 |
1.1 第一代测序技术 | 第12-13页 |
1.2 第二代测序技术 | 第13-17页 |
1.3 第三代测序技术 | 第17-18页 |
2 转录组学概述 | 第18-23页 |
2.1 转录组学研究方法 | 第18-23页 |
3 猪基因组测序 | 第23-24页 |
4 哺乳动物毛色决定 | 第24-30页 |
4.1 黑色素的形成过程 | 第25-28页 |
4.2 毛色形成相关基因 | 第28-30页 |
5. 实验目的和意义 | 第30-31页 |
第二章: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控制及单样品分析 | 第31-59页 |
前言 | 第31-32页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2.1.1 采样 | 第32页 |
2.1.2 测序基本过程 | 第32-33页 |
2.1.3 实验流程图 | 第33-35页 |
2.2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5-58页 |
2.2.1 文库测序质量的检测 | 第35-46页 |
2.2.2 mRNA-seq测序质量控制分析及结果 | 第46页 |
2.2.3 单样品分析 | 第46-57页 |
2.2.4 单样品分析结果 | 第57-58页 |
2.3 结论 | 第58-59页 |
第三章: 陆川猪黑色皮肤与白色皮肤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分析 | 第59-80页 |
前言 | 第60页 |
3.1 实验方法 | 第60页 |
3.2 研究结果 | 第60-75页 |
3.2.1 陆川猪黑色皮肤与白色皮肤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第60-63页 |
3.2.2 表达差异基因GO分析 | 第63-75页 |
3.3 讨论 | 第75-79页 |
3.4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附录 | 第83-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