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16页 |
1.1.1 真核表达系统 | 第11-14页 |
1.1.2 SETD4蛋白的发现 | 第14页 |
1.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1.4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第一部分: 昆虫表达系统 | 第16-4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6-20页 |
2.1.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16-17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17-18页 |
2.1.3 配置试剂 | 第18-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37页 |
2.2.1 pFast-HTB-SETD4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0-27页 |
2.2.2 重组杆粒的构建 | 第27-31页 |
2.2.3 昆虫细胞的培养 | 第31-32页 |
2.2.4 重组杆状病毒的产生 | 第32-35页 |
2.2.5 蛋白表达的检测 | 第35-36页 |
2.2.6 SETD4蛋白的大量表达与纯化 | 第36-37页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2.3.1 pFast-HTB-SETD4重组质粒的构建结果 | 第37-38页 |
2.3.2 重组杆粒的构建结果 | 第38-40页 |
2.3.3 昆虫细胞的培养结果 | 第40-41页 |
2.3.4 SETD4蛋白纯化及表达结果 | 第41-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2.4.1 结论 | 第43页 |
2.4.2 讨论 | 第43-45页 |
3 第二部分:建立哺乳细胞真核表达系统 | 第45-56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3.1.1 细胞系 | 第45页 |
3.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45页 |
3.1.3 实验试剂 | 第45页 |
3.1.4 配置试剂 | 第4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5-52页 |
3.2.1 pcDNA3-His-SETD4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45-49页 |
3.2.2 293F细胞的培养 | 第49-51页 |
3.2.3 表达重组蛋白 | 第51-52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5页 |
3.3.1 pcDNA3-His-SETD4重组质粒的构建结果 | 第52页 |
3.3.2 DNA测序结果 | 第52-53页 |
3.3.3 Bradford法蛋白定量结果 | 第53-54页 |
3.3.4 SETD4蛋白表达结果 | 第54-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3.4.1 结论 | 第55页 |
3.4.2 讨论 | 第55-56页 |
4 第三部分: 过表达SETD4蛋白对细胞的影响 | 第56-63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56-57页 |
4.1.1 细胞系 | 第56页 |
4.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56页 |
4.1.3 实验试剂 | 第56页 |
4.1.4 配置试剂 | 第56-57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4.2.1 293A细胞培养 | 第57页 |
4.2.2 过表达SETD4蛋白对细胞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4.3.1 Western Blot检测SETD4蛋白表达量 | 第58-59页 |
4.3.2 MTT法实验结果 | 第59-60页 |
4.3.3 流式细胞实验结果 | 第60-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4.4.1 结论 | 第62页 |
4.4.2 讨论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