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融资担保公司担保业务的风险管理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6-8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6-7页 |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7-8页 |
1.2.1 研究的内容 | 第7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7-8页 |
2 担保机构担保业务的风险管理理论与现状 | 第8-15页 |
2.1 信用和融资担保的关系 | 第8页 |
2.2 风险管理概述 | 第8-9页 |
2.3 担保机构现阶段发展情况 | 第9-11页 |
2.3.1 我国担保机构现阶段发展情况 | 第9页 |
2.3.2 主要发达国家担保机构现阶段发展情况 | 第9-10页 |
2.3.3 担保公司的直接作用 | 第10页 |
2.3.4 担保公司的间接作用 | 第10-11页 |
2.3.5 沈阳市担保机构现状分析 | 第11页 |
2.4 担保机构担保业务的风险管理现状 | 第11-15页 |
2.4.1 担保机构的风险特征 | 第11-12页 |
2.4.2 担保业务流程 | 第12-15页 |
3 S融资担保公司担保业务的风险管理现状与分析 | 第15-29页 |
3.1 S融资担保公司 | 第15-19页 |
3.1.1 公司简介 | 第15-17页 |
3.1.2 组织架构 | 第17页 |
3.1.3 担保公司地理位置 | 第17-18页 |
3.1.4 业务范围 | 第18页 |
3.1.5 担保产品和服务 | 第18-19页 |
3.2 S融资担保公司业务开展现状 | 第19-21页 |
3.3 S融资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的现状 | 第21-23页 |
3.3.1 S融资担保公司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风险 | 第21页 |
3.3.2 S融资担保公司业务开展中风险管理概述 | 第21-23页 |
3.4 S融资担保公司担保业务风险来源分析 | 第23-29页 |
3.4.1 来自内部的风险 | 第23-24页 |
3.4.2 外部风险分析 | 第24-25页 |
3.4.3 S融资担保公司风险来源的实例分析 | 第25-29页 |
4 对S融资担保公司担保业务的风险管理机制再探索 | 第29-37页 |
4.1 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管控机制 | 第29-32页 |
4.1.1 建立跟踪报告制度 | 第29-30页 |
4.1.2 完善业务调研中的风险管理 | 第30-31页 |
4.1.3 建立培训和职责分离制度 | 第31页 |
4.1.4 落实项目定期轮换制制度 | 第31页 |
4.1.5 科学制定业务增长目标 | 第31页 |
4.1.6 充分发挥业务后台职能 | 第31-32页 |
4.1.7 掌握实时政府政策 | 第32页 |
4.1.8 加强实时数据的共享 | 第32页 |
4.2 申请政府增资和落实风险补偿机制 | 第32-33页 |
4.3 加强落实风险转移机制 | 第33-35页 |
4.3.1 引入保险公司 | 第33-34页 |
4.3.2 加强固有反担保方式的落实 | 第34-35页 |
4.3.3 加强和再担保公司的业务合作 | 第35页 |
4.4 严格确定担保参数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