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光化学物质论文

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设计、合成与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8页
    1.1 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的发展历程第11-12页
    1.2 热激活延迟荧光的发光机理第12-13页
    1.3 有机小分子TADF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3-27页
        1.3.1 蓝光TADF材料第13-19页
        1.3.2 绿光TADF材料第19-23页
        1.3.3 红光TADF材料第23-24页
        1.3.4 发其他颜色光的TADF材料第24-27页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第27-28页
第二章 14种环状砜类ICT化合物的理论研究第28-43页
    2.1 引言第28页
    2.2 分子结构设计与计算方法第28-30页
        2.2.1 分子结构设计第28-29页
        2.2.2 计算方法第29-3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0-42页
        2.3.1 基态几何结构第30-31页
        2.3.2 前线分子轨道分析第31-35页
        2.3.3 前线分子轨道能级第35-36页
        2.3.4 化合物的△E_(ST)和λ_(max)第36-42页
    2.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四种基于10-苯基-10H-吩噻嗪-5,5-二氧化物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43-64页
    3.1 引言第43页
    3.2 实验部分第43-51页
        3.2.1 实验要求第43页
        3.2.2 药品和试剂第43-44页
        3.2.3 合成、表征与测试第44-46页
        3.2.4 9,10-二氢-9,9-二甲基吖啶的合成第46-47页
        3.2.5 3,7-二溴-N-(4-三氟甲基苯基)吩噻嗪-5,5-二氧化物的合成第47-48页
        3.2.6 3,7-二溴-N-[3,5-二(三氟甲基)苯基]吩噻嗪-5,5-二氧化物的合成第48-49页
        3.2.7 化合物1e、1f、1g和1h合成第49-51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1-63页
        3.3.1 四种化合物的氢谱第51-54页
        3.3.2 四种化合物的红外分析第54-55页
        3.3.3 化合物1h的单晶结构第55-57页
        3.3.4 紫外吸收光谱第57-58页
        3.3.5 荧光光谱第58-59页
        3.3.6 电化学性质第59-60页
        3.3.7 延迟荧光特性第60-62页
        3.3.8 热失重分析第62-63页
    3.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四种基于10H-吩噻嗪-5,5-二氧化物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64-81页
    4.1 引言第64页
    4.2 实验部分第64-68页
        4.2.1 实验要求第64页
        4.2.2 药品和试剂第64-65页
        4.2.3 合成、表征与测试第65-66页
        4.2.4 3,7-二溴-N-甲基吩噻嗪-5,5-二氧化物的合成步骤第66-67页
        4.2.5 化合物2c、2d、2e和2f的合成第67-68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8-79页
        4.3.1 四种化合物的氢谱第68-71页
        4.3.2 四种化合物的红外分析第71-73页
        4.3.3 紫外吸收光谱第73-74页
        4.3.4 荧光光谱第74-75页
        4.3.5 电化学性质第75页
        4.3.6 延迟荧光特性第75-78页
        4.3.7 热失重分析第78-79页
    4.4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结论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致谢第89-90页
个人简历第90-91页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石油燃料油公司常压储罐完整性管理体系建设和实践
下一篇:超高层建筑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徐变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