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1章 国内外完整性管理综述 | 第11-23页 |
1.1 国内外设备完整性管理历史 | 第11-16页 |
1.1.1 OSHA的PSM对设备完整性的要求 | 第11-12页 |
1.1.2 设备完整性管理发展和应用的情况 | 第12-14页 |
1.1.3 设备完整性管理研究历史 | 第14-16页 |
1.2 完整性管理内容和方法 | 第16-23页 |
1.2.1 完整性管理的原则 | 第17-18页 |
1.2.2 完整性管理的范围 | 第18页 |
1.2.3 完整性管理体系的特点 | 第18-19页 |
1.2.4 完整性管理的基本内容 | 第19页 |
1.2.5 完整性管理的方法和程序 | 第19-23页 |
第2章 中石油燃料油公司常压储罐完整性管理需求分析 | 第23-29页 |
2.1 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责任公司石油罐区常压储罐基本情况 | 第23-25页 |
2.1.1 管理体制建设和部门设置 | 第23-25页 |
2.1.2 制度体系建设(体系文件、程序文件等) | 第25页 |
2.2 中石油燃料油公司石油罐区和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 第25-26页 |
2.3 燃料油公司开展常压储罐完整性管理体系建设的迫切性 | 第26-29页 |
2.3.1 储罐管理需求分析 | 第26-27页 |
2.3.2 引进储罐完整性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 第27-29页 |
第3章 中石油燃料油公司常压储罐完整性管理体系建设 | 第29-45页 |
3.0 完整性管理体系的机构组成 | 第29-33页 |
3.1 储罐完整性管理体系总体设计 | 第33-34页 |
3.2 程序性文件和支持性文件的设计 | 第34页 |
3.3 关键设备和关键问题解决方案 | 第34-43页 |
3.3.1 储罐及其附件的定量/半定量/定性的RBI技术简介 | 第34-40页 |
3.3.2 附属动设备的RCM技术 | 第40-41页 |
3.3.3 仪表的整体安全完整性等级(SIL) | 第41-43页 |
3.3.4 含缺陷在役设备的合于使用评价技术(FFS) | 第43页 |
3.4 人员培训 | 第43-45页 |
第4章 中石油燃料油公司常压储罐完整性管理体系实践及效果 | 第45-54页 |
4.1 完整性管理体系建设对罐区管理模式变化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 完整性管理体系实践过程的经验和问题分析 | 第47-48页 |
4.3 燃料油罐区完整性技术应用效果 | 第48-54页 |
第5章 常压储罐完整性管理体系的可持续性评价 | 第54-61页 |
5.1 系统效能的评价方法 | 第54-55页 |
5.2 储罐完整性管理体系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和应用 | 第55-60页 |
5.3 完整性管理体系建设和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 | 第60-6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