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外语论文--英语论文

隐性课程视角下师生关系对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目的第11页
    三、研究意义第11-13页
    四、论文框架第13-1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4-25页
    一、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第14-19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4-15页
        (二)分类第15-16页
        (三)国外研究第16-17页
        (四)国内研究第17-18页
        (五)师生关系与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第18-19页
    二、隐性课程的研究第19-25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9-20页
        (二)国内外研究第20-23页
        (三)隐性课程与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第23-25页
第三章 理论基础第25-29页
    一、隐性课程的理论基础第25-26页
        (一)教育哲学基础第25页
        (二)人本主义理论基础第25-26页
    二、师生关系的理论基础第26-29页
        (一)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第26-27页
        (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第27-29页
第四章 研究设计第29-31页
    一、研究问题第29页
    二、研究对象第29页
    三、研究方法第29-30页
        (一)文献法第29页
        (二)观察法第29页
        (三)问卷调查法第29-30页
        (四)相关分析法第30页
    四、研究工具第30-31页
        (一)师生关系问卷第30页
        (二)学习动机问卷第30-31页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第31-44页
    一、统计分析第31-39页
        (一)师生关系问卷分析第31-32页
        (二)学习动机问卷分析第32-35页
        (三)师生关系与学习动机的相关分析第35-39页
    二、结果讨论第39-41页
        (一)师生关系数据结果讨论第39-40页
        (二)学习动机数据结果讨论第40页
        (三)师生关系与学习动机相关性数据结果讨论第40-41页
    三、教学启示第41-44页
        (一)隐性课程视角下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第41-42页
        (二)通过隐性课程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途径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1页
附录第51-55页
    附录一第51-53页
    附录二第53-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研究成果第55-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认知风格对大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的影响研究--以理工科学生为例
下一篇: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博馆解说词俄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