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城市经济论文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文献综述第11-20页
        1.3.1 城市综合承载力概念和内涵的研究评述第11-14页
        1.3.2 城市综合承载力内容研究评述第14-19页
        1.3.3 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评述第19页
        1.3.4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评述第19-20页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20页
    1.4 研究内容第20-22页
        1.4.1 研究范围确定第21页
        1.4.2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1.5 研究方法第22-24页
2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系统要素构成第24-43页
    2.1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内涵第24页
    2.2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理论基础第24-30页
        2.2.1 复杂系统理论第24-27页
        2.2.2 城市经济理论第27-29页
        2.2.3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9-30页
    2.3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系统要素构建程序第30页
    2.4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系统要素构成第30-41页
        2.4.1 基于关键词共现分析城市综合承载力系统要素合成方案第31-35页
        2.4.2 城市综合承载力系统要素合成结果第35-39页
        2.4.3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系统要素构成第39-41页
    2.5 本章小结第41-43页
3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43-66页
    3.1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程序第43-44页
    3.2 基于文献共被引分析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文献集构建第44-46页
    3.3 指标体系合成第46-50页
    3.4 指标筛选第50-53页
        3.4.1 可观测性检验第50-51页
        3.4.2 模糊集合隶属度检验第51页
        3.4.3 相关性检验第51-53页
    3.5 指标信度检验第53-58页
        3.5.1 末级指标体系维度划分第53-56页
        3.5.2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库信度检验第56-58页
    3.6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58-64页
        3.6.1 城市综合承载力限制性因素理论依据第58-59页
        3.6.2 限制性因素辨识模型构建第59-60页
        3.6.3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60-64页
    3.7 本章小结第64-66页
4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及结果分析第66-91页
    4.1 哈尔滨城市基本概况第66-70页
        4.1.1 自然资源第66-68页
        4.1.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第68页
        4.1.3 社会经济活动平均情况第68-69页
        4.1.4 城市公用事业情况第69-70页
        4.1.5 数据来源第70页
    4.2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确定第70-71页
        4.2.1 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对比第70-71页
        4.2.2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提出第71页
    4.3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程序第71-72页
    4.4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第72-75页
    4.5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过程第75-79页
    4.6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及其主因素评价结果分析第79-87页
        4.6.1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主因素评价结果分析第79-86页
        4.6.2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分析第86-87页
    4.7 哈尔滨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升策略第87-88页
    4.8 本章小结第88-91页
结论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9页
附录1 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计算代码第99-10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房产税对哈尔滨市商品房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哈尔滨城市品牌塑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