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城市品牌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城市品牌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城市品牌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3 关于哈尔滨市品牌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2章 城市品牌塑造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 第16-20页 |
2.1 城市品牌的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2.1.1 品牌 | 第16页 |
2.1.2 城市品牌 | 第16-17页 |
2.2 城市品牌塑造的基本理论 | 第17-20页 |
2.2.1 扎根理论 | 第17-18页 |
2.2.2 CIS系统理论 | 第18-20页 |
第3章 城市品牌塑造的技术路线与成功案例 | 第20-27页 |
3.1 城市品牌塑造的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3.1.1 城市品牌塑造的准备阶段 | 第20页 |
3.1.2 城市品牌塑造的定位阶段 | 第20-21页 |
3.1.3 城市品牌塑造的实施阶段 | 第21-22页 |
3.2 城市品牌塑造的成功案例 | 第22-27页 |
3.2.1 案例描述 | 第22-25页 |
3.2.2 案例分析 | 第25-27页 |
第4章 哈尔滨城市品牌现状分析 | 第27-43页 |
4.1 哈尔滨城市品牌特征 | 第27-30页 |
4.1.1 初期阶段的哈尔滨城市品牌特征 | 第27-28页 |
4.1.2 中期阶段的哈尔滨城市品牌特征 | 第28-29页 |
4.1.3 改革开放以来的哈尔滨城市品牌特征 | 第29-30页 |
4.1.4 现阶段哈尔滨城市品牌特征 | 第30页 |
4.2 基于感知系统哈尔滨城市品牌的调查分析 | 第30-40页 |
4.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30-31页 |
4.2.2 调查问卷的内容 | 第31页 |
4.2.3 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 | 第31-40页 |
4.3 哈尔滨城市品牌存在的问题 | 第40-43页 |
4.3.1 缺乏城市品牌意识,宣传力度不够 | 第40页 |
4.3.2 城市品牌定位不清晰,没有系统化 | 第40-41页 |
4.3.3 文化产业规模偏小,科技发展水平偏低 | 第41页 |
4.3.4 城市的综合功能相对薄弱,对外开放受到限制 | 第41页 |
4.3.5 旅游资源的管理存在问题 | 第41-43页 |
第5章 哈尔滨城市品牌塑造的定位与解读 | 第43-55页 |
5.1 哈尔滨城市品牌塑造定位的依据 | 第43-45页 |
5.2 哈尔滨城市品牌定位分析 | 第45-48页 |
5.2.1 开放性译码 | 第45-47页 |
5.2.2 主轴译码 | 第47页 |
5.2.3 选择性译码 | 第47-48页 |
5.2.4 结果分析 | 第48页 |
5.3 哈尔滨城市品牌解读 | 第48-55页 |
5.3.1 塑造理念——品牌树 | 第49页 |
5.3.2 品牌解读 | 第49-55页 |
第6章 哈尔滨城市品牌塑造的策略 | 第55-60页 |
6.1 冰雪旅游之城的塑造策略 | 第55-56页 |
6.2 中欧建筑博物馆的塑造策略 | 第56页 |
6.3 国际化大都市的塑造策略 | 第56-57页 |
6.4 避暑消夏美食之城的塑造策略 | 第57-58页 |
6.5 国际冰城,活力夏都的整体品牌塑造策略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