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SiO4的水热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0-13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构成第10-11页
        1.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机理第11-12页
        1.2.3 锂离子电池的优点第12-13页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概述第13-18页
        1.3.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特点第13页
        1.3.2 锂离子电池的几种常见正极材料概述第13-16页
        1.3.3 Li_2FeSiO_4正极材料研究进展第16-18页
    1.4 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仪器及研究方法第20-25页
    2.1 实验材料第20页
    2.2 实验仪器第20-21页
    2.3 结构和形貌的表征方法第21-23页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1页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21-22页
        2.3.3 金属元素分析(ICP-MS)第22页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2页
        2.3.5 能谱定量分析(EDS)第22页
        2.3.6 激光粒径分析(PSD)第22页
        2.3.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2-23页
    2.4 电池组装及性能测试方法第23-25页
        2.4.1 扣式电池的组装第23页
        2.4.2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3-25页
第3章 水热法合成含碳的Li_2FeSiO_4正极材料第25-32页
    3.1 实验部分第25页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25-31页
        3.2.1 水热合成机制第25-26页
        3.2.2 含碳Li_2FeSiO_4的结构表征第26-30页
        3.2.3 含碳Li_2FeSiO_4的形貌表征第30-31页
    3.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水热法合成不含碳的Li_2FeSiO_4正极材料第32-40页
    4.1 实验部分第32页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2-38页
        4.2.1 反应原理及过程机制第32-33页
        4.2.2 不含碳Li_2FeSiO_4的结构表征第33-36页
        4.2.3 不含碳Li_2FeSiO_4的形貌表征第36-38页
    4.3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5章 Li_2FeSiO_4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40-46页
    5.1 恒流充放电性能分析第40-43页
        5.1.1 含碳Li_2FeSiO_4正极材料充放电性能第40-41页
        5.1.2 不含碳Li_2FeSiO_4正极材料充放电性能第41-42页
        5.1.3 充放电性能比较第42-43页
    5.2 循环性能分析第43页
    5.3 倍率性能分析第43-44页
    5.4 交流阻抗分析第44-45页
    5.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6章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华绒螯蟹蜕皮抑制激素单抗的制备及其在眼柄视上神经节中的表达特征
下一篇:基于可视化的含耦合电感的DC/DC变换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