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车载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冷链物流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1-12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冷链监测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14-18页 |
2.1 功能需求分析 | 第14页 |
2.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14-15页 |
2.3 系统硬件选型 | 第15-1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18-31页 |
3.1 监测系统的总体硬件平台设计 | 第18-19页 |
3.2 主控节点设计 | 第19-28页 |
3.2.1 STM32F103的引脚分配 | 第19-20页 |
3.2.2 稳压电路 | 第20-22页 |
3.2.3 复位电路 | 第22页 |
3.2.4 串口电路 | 第22-23页 |
3.2.5 JTAG电路 | 第23-24页 |
3.2.6 SD卡接口电路 | 第24-25页 |
3.2.7 RFID接口电路 | 第25页 |
3.2.8 摄像头接口电路 | 第25-26页 |
3.2.9 时钟电路 | 第26-27页 |
3.2.10 3G模块 | 第27页 |
3.2.11 北斗模块 | 第27-28页 |
3.3 采集节点设计 | 第28-30页 |
3.3.1 温湿度采集节点 | 第28-29页 |
3.3.2 倾斜度采集节点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31-50页 |
4.1 软件功能设计 | 第31-33页 |
4.2 主节点驱动及软件设计 | 第33-47页 |
4.2.1 开发环境的搭建 | 第33-34页 |
4.2.2 北斗定位软件设计 | 第34-37页 |
4.2.3 数据帧格式设计 | 第37-39页 |
4.2.4 3G通信软件设计 | 第39-41页 |
4.2.5 串口屏软件设计 | 第41-44页 |
4.2.6 SD卡读写软件设计 | 第44-46页 |
4.2.7 摄像头软件设计 | 第46-47页 |
4.3 读写器RFID软件设计 | 第47-48页 |
4.4 有源电子标签软件设计 | 第48-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冷链监测数据融合 | 第50-62页 |
5.1 数据融合基本概念介绍 | 第50-51页 |
5.1.1 数据融合的基本原理 | 第50页 |
5.1.2 信息融合的级别 | 第50-51页 |
5.2 肖维涅算法及其改进 | 第51-53页 |
5.2.1 肖维涅算法介绍 | 第52页 |
5.2.2 改进肖维涅算法 | 第52-53页 |
5.3 分批估计融合算法 | 第53-57页 |
5.3.1 分批估计算法原理 | 第54-56页 |
5.3.2 自适应分批估计融合算法 | 第56-57页 |
5.4 算法的仿真与对比分析 | 第57-61页 |
5.4.1 利用肖维涅算法去除较大误差数据 | 第57-59页 |
5.4.2 利用自适应分批估计融合算法融合数据 | 第59-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第62-71页 |
6.1 系统测试环境 | 第62-63页 |
6.2 系统应用功能测试 | 第63-67页 |
6.3 通信测试 | 第67-68页 |
6.3.1 3G通信测试 | 第67-68页 |
6.3.2 RFID通信测试 | 第68页 |
6.4 倾斜角传感器测试 | 第68-69页 |
6.5 图像传输测试 | 第69-70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7.1 总结 | 第71-72页 |
7.2 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A:在校期间取得成果和参与项目情况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