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潍坊市某小学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一、选题的缘起 | 第11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2页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一)自主管理 | 第12页 |
(二)班级自主管理 | 第12-13页 |
四、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一)国外研究 | 第13-14页 |
(二)国内研究 | 第14-15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15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文献法 | 第15-16页 |
(二)调查法 | 第16页 |
(三)访谈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 | 第17-27页 |
一、调查设计及过程 | 第17-18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17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17页 |
(三)学生调查问卷结构 | 第17页 |
(四)调查过程 | 第17-18页 |
二、调查结果 | 第18-27页 |
(一)师生地位未发生质的变化 | 第18-20页 |
(二)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 | 第20-22页 |
(三)学生在现行的班级管理模式中发展空间有限 | 第22-23页 |
(四)班主任或者教育管理者具有了一定的民主意识 | 第23-24页 |
(五)现行班级管理模式束缚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24-25页 |
(六)学校领导对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缺乏必要的支持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小学高年级实施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7-32页 |
一、思想层面 | 第27-28页 |
(一)教育观念落后 | 第27-28页 |
1.传统观念下,班主任拥有绝对权利 | 第27页 |
2.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淡薄,集体活动热情不高 | 第27-28页 |
(二)教育思维单一 | 第28页 |
二、实践层面 | 第28-29页 |
(一)素质教育改革并未落实到实处 | 第28页 |
(二)管理方式不科学 | 第28-29页 |
(三)学校关注程度不够 | 第29页 |
三、制度层面 | 第29-30页 |
(一)教育改革推进较慢,制度转型任务艰巨 | 第29页 |
(二)班级施行自主管理的策略欠妥 | 第29-30页 |
四、尚未形成教育合力,改革阻力较大 | 第30-32页 |
(一)学生层面 | 第30页 |
(二)班主任层面 | 第30-31页 |
(三)家长层面 | 第31页 |
(四)社会层面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促进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的对策 | 第32-38页 |
一、多渠道改进自主管理理念,促使教育思维多元化 | 第32-33页 |
(一)不断学习,树立正确观念 | 第32页 |
(二)强化培训指导,加深理论基础 | 第32页 |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监督能力 | 第32-33页 |
二、健全班级自主管理制度 | 第33-35页 |
(一)明确班级自主管理目标 | 第33页 |
(二)健全班干部制度,完善班干部岗位的轮换制度 | 第33页 |
(三)集中管理中采用全员激励原则 | 第33-34页 |
(四)开展班级自主管理评价 | 第34-35页 |
(五)落实小组竞赛考核制 | 第35页 |
三、开展班级自主管理活动,培养民主氛围 | 第35-36页 |
(一)营造自主管理班级文化,铸造自主管理意识 | 第35-36页 |
(二)开展自主管理活动,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 第36页 |
四、多角度规划管理,形成班级自主管理合力 | 第36-38页 |
(一)整合教育力量,促进班级自主管理的发展 | 第36页 |
(二)协调各方,齐抓共管共治,形成教育合力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附录A | 第40-44页 |
附录B | 第44-46页 |
附录C | 第46-47页 |
附录D | 第47-48页 |
附录E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历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