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集材拖拉机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国内外集材运输设备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0-16页 |
1.2.1 国内集材运输设备的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集材运输设备的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2.3 国内外集材运输设备的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2 集材工艺分析与研究 | 第17-26页 |
2.1 伐区集材特点分析 | 第17-18页 |
2.2 集材工艺类型 | 第18-19页 |
2.3 集材工艺结构分析 | 第19-20页 |
2.4 几种常见集材方式分析 | 第20-22页 |
2.4.1 人力或畜力集材 | 第20页 |
2.4.2 拖拉机集材 | 第20-21页 |
2.4.3 架空索道集材 | 第21页 |
2.4.4 空中集材 | 第21-22页 |
2.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几种集材方式评价研究 | 第22-24页 |
2.5.1 集材方式评价因素的确定 | 第22页 |
2.5.2 集材方式评价等级的确定 | 第22-23页 |
2.5.3 集材方式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 | 第23页 |
2.5.4 多指标综合评价 | 第23页 |
2.5.5 对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 第23-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3 小型集材拖拉机总体设计 | 第26-34页 |
3.1 小型集材拖拉机的总体设计要求 | 第26页 |
3.2 小型集材拖拉机主要参数设计 | 第26-29页 |
3.2.1 小型集材拖拉机载重的设定 | 第26-27页 |
3.2.2 小型集材拖拉机整机质量的设定 | 第27页 |
3.2.3 小型集材拖拉机行驶速度的设定 | 第27页 |
3.2.4 小型集材拖拉机额定功率的设定 | 第27-28页 |
3.2.5 小型集材拖拉机外形尺寸的设定 | 第28-29页 |
3.3 小型集材拖拉机集材形式的确定 | 第29-30页 |
3.4 小型集材拖拉机行走形式的确定 | 第30-31页 |
3.5 小型集材拖拉机传动系统设计 | 第31页 |
3.6 小型集材拖拉机总体结构与布局确定 | 第31-3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小型集材拖拉机关键零部件设计与研究 | 第34-51页 |
4.1 绞盘机的设计与研究 | 第34-40页 |
4.1.1 绞盘机钢丝绳的选择 | 第34-35页 |
4.1.2 绞盘机卷筒参数的计算 | 第35-36页 |
4.1.3 液压绞盘机型号的确定 | 第36-37页 |
4.1.4 绞盘机卷筒强度校核 | 第37-40页 |
4.2 搭载板的设计与研究 | 第40-43页 |
4.2.1 搭载板结构参数的确定 | 第40-41页 |
4.2.2 搭载板液压缸选择 | 第41页 |
4.2.3 搭载板的强度校核 | 第41-43页 |
4.3 行走机构设计与研究 | 第43-50页 |
4.3.1 行走机构总体设计 | 第43-45页 |
4.3.2 驱动轮、支重轮、导向轮的选型 | 第45-47页 |
4.3.3 行走机构驱动元件的选型 | 第47页 |
4.3.4 行走机构刚性支架设计与校核 | 第47-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小型集材拖拉机行驶性能分析 | 第51-61页 |
5.1 小型集材拖拉机稳定性分析 | 第51-55页 |
5.1.1 纵向行驶稳定性分析 | 第51-53页 |
5.1.2 横向行驶稳定性分析 | 第53-55页 |
5.2 小型集材拖拉机越障通过性分析 | 第55-60页 |
5.2.1 水平壕沟通过性能分析 | 第55-58页 |
5.2.2 垂直障碍物通过性能分析 | 第58-6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6 小型集材拖拉机的实验研究 | 第61-67页 |
6.1 小型集材拖拉机集材实验方法 | 第61-63页 |
6.2 实验数据的分析 | 第63-66页 |
6.2.1 实验数据整理 | 第63-64页 |
6.2.2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 第64页 |
6.2.3 集材作业功率与趟载量关系分析 | 第64页 |
6.2.4 集材作业功率与集材距离关系分析 | 第64-65页 |
6.2.5 集材作业功率与集材时间关系分析 | 第65-66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