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监察、监督论文

地方政府政务督查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以菏泽市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1.1.1 论文的选题背景第8-9页
        1.1.2 论文的选题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3-14页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3页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13-14页
第二章 政务督查概述第14-21页
    2.1 基本概念第14-16页
        2.1.1 督查的内涵第14页
        2.1.2 政务督查的内涵第14-15页
        2.1.3 地方政府的内涵第15-16页
    2.2 政务督查的理论基础第16-18页
        2.2.1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第16页
        2.2.2 目标管理理论第16-17页
        2.2.3 行政监督理论第17页
        2.2.4 行政领导理论第17-18页
    2.3 政务督查的主要作用第18-21页
        2.3.1 有利于推动政策执行第18页
        2.3.2 有利于强化组织协调第18-19页
        2.3.3 有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第19-20页
        2.3.4 有利于畅通信息交流第20-21页
第三章 菏泽市政务督查的主要做法和成效第21-29页
    3.1 菏泽市政务督查的主要做法第22-25页
        3.1.1 领导重视,机构健全第22-23页
        3.1.2 规范程序,完善制度第23-24页
        3.1.3 多管齐下,确保实效第24-25页
        3.1.4 创新方法,强化联动第25页
    3.2 菏泽市政务督查取得的成效第25-29页
        3.2.1 围绕中心工作,狠抓年度目标督查第25-26页
        3.2.2 狠抓热点难点,回应群众关切第26-27页
        3.2.3 办好建议和提案,确保各方满意第27-29页
第四章 菏泽市政务督查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第29-35页
    4.1 菏泽市政务督查存在问题第29-31页
        4.1.1“自由裁量空间”大第29-30页
        4.1.2 督查方式单一化第30页
        4.1.3 督查力量分散化第30-31页
        4.1.4 督查效果形式化第31页
    4.2 菏泽市政务督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1-35页
        4.2.1 督查工作尚未法制化第31-32页
        4.2.2 主客观条件共同制约督查方式第32-33页
        4.2.3 督查体制建构有缺陷第33-34页
        4.2.4 督查效果运用少第34-35页
第五章 完善地方政府政务督查的对策第35-41页
    5.1 积极探索政务督查的法制化、规范化第35-36页
        5.1.1 探索相关立法第35页
        5.1.2 强化依法督查第35-36页
        5.1.3 实行标准化第36页
    5.2 创新政务督查方式第36-37页
        5.2.1 开门督查,增强工作预见性第36页
        5.2.2 积极探索互联网+督查新模式第36-37页
        5.2.3 畅通渠道,吸纳第三方参与督查第37页
    5.3 完善政务督查机制第37-38页
        5.3.1 注重内因,增强督查力量第37-38页
        5.3.2 拓宽渠道,广泛接受群众参与第38页
        5.3.3 探索大督查工作新格局第38页
    5.4 强化政务督查效果运用第38-41页
        5.4.1 实事求是,加强督查调研第38-39页
        5.4.2 探索建立督查长效激励机制第39-40页
        5.4.3 建立督查信息共享机制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方政府在发展特色产业中的职能研究--以菏泽市牡丹产业为例
下一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问题研究--以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为例